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三年级哦数学上册P42-44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的观察、测量、讨论的活动,使学生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过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意义,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能运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3.发展学生的初步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学习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长方形和正方形纸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新旧知识的引入。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周长,请你说一说什么是周长?2、课件出示图形:问:你们能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吗?根据学生操作演示,板书: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问:你能指出这些图形的周长吗?根据学生操作演示,板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就是它们四条边的长度之和二、探究新知1、出示例2(1)猜一猜:谁的周长是多少厘米?(2)交流方法。(比一比、量一量)4厘米问:各条边长是多少?周长是多少?6厘米2、全班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归纳:问:大家都认为量一量的方法能很好地、科学地求出上面图形的周长,下面我们就用这个方法来求长方形的周长。学生独立测量、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①5+3+5+3=16(厘米)②5×2=10(厘米)③(5+3)×23×2=6(厘米)=8×210+6=16(厘米)=16(厘米)问:你们喜欢哪一种方法?(比较取优,归纳方法)板书:(长+宽)×2=长方形的周长问:要计算长方形周长时,必需要知道什么条件?(长和宽)3、试练:一个长方形长5米,宽3米。周长是多少米?4、探究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1)出示例38厘米学生独立测量、计算出正方形的周长。全班交流计算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归纳:①8+8+8+8=32(厘米)②8×4=32(厘米)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比较取优,归纳方法)板书:边长×4=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正方形周长时,必需要知道什么条件?(边长)5、试练:一块边长是2分米的手帕,它的周长是多少分米?用一根90厘米长的绸带能围一圈吗?三、巩固练习1、计算下面各图形的周长(单位:厘米)。242352、用两个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3、一个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果一面靠墙,篱笆至少要多少米?四、全课归总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能利用对图形的认识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教学重难点: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教学准备:准备小棒、6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教学过程:流程一、基本练习PPT出示(一个等边三角形和一个等腰梯形)1、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你能说说屏幕上图形的周长是指什么吗?(暂停)2、师:围成平面图形一周边线的长就是它的周长。(边讲解PPT边闪动平面图形的边线,接着PPT导入平面图形每条边长的数据)这两个图形的周长分别是多少?你会算吗?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交流一下。3、师:这两个图形的周长都是12厘米,你们算对了吗?流程二、引入课题PPT出示1、师:学校里有一块长方形的篮球场和一块正方形的草坪。小明和小红分别沿着篮球场和草坪的边各走一圈,他们走的一样快,怎样能知道谁先走完呢?2、师:对了,计算出篮球场和草坪的周长,谜底就会自然揭晓。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PPT出示课题)流程三、教学长方形周长的计算PPT导入:上面图片中左上角篮球场放大充满全屏,并标明数据,1、师:我们先来研究篮球场的周长。请同学们先想一想什么是篮球场的周长?怎样算篮球场的周长?然后试着列式算一算,最后在全班交流自己的算法。(暂停)2、师:同学们一定想出了很多种算法,老师这里收集到几种,我们一起来看看。PPT导入:(1)28+15+28+15=86(米)(2)28+28+15+15=86(米)(3)28×2=56(米),15×2=30(米),56+30=86(米)3、师:第一种算法是把四条边的长顺次加起来;第二种算法是把相同的数放在一起加,第三种算法是先算两条长是多少,再算两条宽是多少,最后加起来。其实,这三种方法都是按照周长的概念计算的。也有同学是这样算的,你们看的懂吗?互相说一说。(暂停)PPT导入:(4)26+14=40(米),40×2=80(米)4、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