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运用模块化教学理念培养新型人材模块化教学理念是实现中高职业学校合理教学与技能培训衔接的基础,它有助于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和脱节。高职课程模块化设计应符合专业设置标准、学生个性以及市场需求,要根据高职培养目标和行业发展需求,构建合理的模块及模块组合,其本质在于教学内容的取舍决定于职业岗位对从业者的要求。如何运用模块化理念培养新型人材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学管理中等职业教育是专门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初中级技术人才的教育体系,中等职业教育的兴衰关系到一个国家在社会、科技、经济等各领域的发展。近年来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调整,普高与高校的扩招给中等职业教育带来较大的冲击与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建立以“实施素质教育,加强教学管理”为中心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严格教学管理是维护学校教学秩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教学,以教学为中心,必须对教学活动进行严格管理。做到教案设计规范化、教学技能熟练化、教学方法多样化、学法指导经常化、教书育人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从而提高管理的实效、以保证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近年来,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其教育教学质量也愈加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如何才能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办出高职特色,培养出社会所需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的应是高职教育投入不足,实习所需资源短缺,教师思想观念陈旧。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基本上是从各类中专学校升格而来或是成人高校改制而来,他们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是模糊不清,办学定位不准,多年来形成的传统的“关门办学”教育思想对高职教育教学影响依然很大,仍在按照学科的发展和学校的现有条件来设置专业,导致所办专业脱离市场需求,缺乏行业依托,高职特色不明显。通过对影响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把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引入高职院校,以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我们要大力宣传高职教育,营造有利于高职教育发展的社会氛围。宣传高职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弘扬“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风尚,使高职教育深入人心。根据市场需求,优化专业设置,调整课程体系。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职业岗位为依据来设置专业。在设置专业时,应以行业定位为主导,此外,在考虑专业设置时,还要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学校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开设的专业应有尽可能稳定的生源和就业需求。三、职业教育应向着复合型人材培养。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不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大力进行教育教学改革是社会和职校共同的要求,对于职校而言,在教育模式的选择上应端正办学指导思想,以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为目标。培养复合型技术人才应在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强化职业技能训练。高职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的第一线的应用性人才,这就决定了高职院校在教学中必须强化学生的技能训练,熟练掌握未来职业所要求的各项技能技术。对个人而言,技能技术是立身之本;对国家而言,技能技术是强国之路。为了更好的取得技能技术训练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可采用多种训练途径和方法。典型的形式有:(1)加强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如建立先进的实验室、网络室、校办工厂等。使学生熟练掌握职业技能技术,达到快速胜任岗位工作的目的。(2)开设现场观摩课、实地操作课、经验传授课等。(3)学校与行业、地区结合,学校与企业结合等模式。在教学中始终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以因材施教为基础,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重点,以科学性措施为手段,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全面进行综合性的职业学习和训练。综合性职业能力的培养应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总之,综合性职业能力的培养本质上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所述,复合型人才教育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思想和理论,标志着社会转型时期中国教育正在由以往注重知识、德育灌输的传统模式向注重能力素质的培养和人性完善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转变。为顺应这一社会历史变革,我们必须在教育中牢固确立能力本位思想,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真正培养出合格的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均衡发展为基础的强能力、高效能的新型人才。运用模块化教学理念培养新型人材张张昆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