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宝业香水湾项目 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7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陵水宝业香水湾项目 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doc

陵水宝业香水湾项目修建性详细规划说明.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9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导言1.1规划背景1.1.1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稳步推进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9008.htm"\t"_blank"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至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步入正轨。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稳步推进,海南东线旅游格局正由东部海岸向内陆延伸,逐步形成山海互动、蓝绿共融的旅游新格局,云水天旅游度假区位于陵水县东部滨海向西部山区的过渡地带,国际旅游岛建设及其旅游新格局的发展对于规划区的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1.1.2香水湾—吊罗山山海联动发展轴线初步形成目前陵水县滨海旅游开发已经形成规模,未来陵水县空间发展的必然是由滨海向内陆腹地延伸,形成“山海相连”旅游发展格局。从区位上看,香水湾—吊罗山空间发展轴以及南湾半岛—保亭七仙岭空间发展轴将是陵水县未来两条主要的发展轴线。其中香水湾—吊罗山的空间发展轴南接香水湾滨海旅游度假区,北至吊罗山国家森林公园,中部串联岭门农场内各个旅游区,将形成一条集滨海旅游、乡村旅游、山地养生度假、森林沟谷雨林旅游等不同特色的山海联动发展轴线。云水天旅游度假片区位于香水湾—吊罗山山海联动发展轴的“香水花径”区段,是山海联动发展轴线形成的关键区域,在此背景下,对云水天旅游度假片区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3云水天旅游度假片区建设引领岭门农场改革发展岭门农场是海南农垦改革的第一批试点单位之一。其成败对农垦改革意义深远。在农垦系统的发展方向将发生大改变的背景下,岭门农场思考新的发展方向,确定新的发展定位,同时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以带动其良性发展。云水天旅游度假片区作为岭门农场改革发展的起点和最主要的建设项目,具有重要的先驱性意义,同时也能从岭门农场的改革发展中获得政策支持和有利条件。1.2相关规划解读1.2.1《海南岭门农场(陵水区域)总体规划》(2011年-2020年)(1)规划要点规划定位:陵水县北部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以山地休闲度假和乡村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基地;以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业为支柱产业;城乡一体化等质发展的农场新社区;海南省农垦改革中集土地整理、居民点重构、旅游开发于一体的先行试验区。发展规模:建设用地1019.52公顷(其中度假居住用地229.17公顷,旅游服务设施用地85.52公顷),总人口3.95万人(其中旅游度假居住人口2.45万人),至2020年游客规模控制在148万人次/年。规划结构:“一轴、四区”,“一轴”指山海联动发展轴,“四区”分别指现代农业发展区,云水天旅游度假区,生态经济区,黎跃水库旅游区。(2)对本规划区的定位岭门农场的核心旅游发展区,以慢行旅游、养生度假、康体休闲为理念,打造成世界级东方养生文化旅游度假目的地,热带近海山地型高端国际养生胜地,是带动岭门农场及周边地区发展的旅游基地。1.2.2《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05年-2020年)(1)规划要点规划性质:海南东部旅游带及三亚旅游圈中,具有多样化生态与景观特色的综合性滨海旅游景区。发展规模:到2020年,当地居民人口约24万人,外来观光游客约700万人次(即每日平均接待2.2万人),度假疗养人群约2万人,因此每日在风景名胜区中活动的人口规模为28万人。空间结构:“一带、两港、三廊、四基地和五景区”。一带——长达57.5公里的滨海旅游带;两港——依托新村和黎安两个泻湖,分别形成一个国家一级中心渔港、一个国际游艇港,使其成为陵水县海洋经济与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三廊——陵水河、英州河两条河流和贯通景区腹地的生态保育带形成的生态保护与景观绿化廊道;四基地——县城(椰林镇区)、新村镇区、英州镇区、黎安镇区等四个旅游接待服务基地;五景区——香水湾~牛岭、陵水河~椰子岛、两湖、土福湾~赤岭、高峰温泉等五个主要景区。(2)与本规划区的关系规划区处于陵水海滨风景名胜区与内陆腹地之间的区域,对于山海联动旅游格局的形成,联系滨海与腹地并形成自然过渡,以及区域旅游产品形式多样化有重要作用。1.2.3《陵水黎族自治县香水湾B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2005年-2020年)(1)规划要点规划性质:以沙滩礁岩、溪流海景为主要资源特色,以休闲度假、时尚运动为主要功能,具有民俗风情的热带海滨型国际旅游度假目的地。发展规模:建设用地538公顷(其中居住用地198公顷,旅游度假接待设施用地69公顷);酒店床位数5000床;总人口3万人(其中度假居住人口约2.2万人);规划接待旅游者人数达到300万人次/年。规划结构:根据规划区原有地形特点和建设项目内容,规划区采用村落式多点布局形式,生态绿地、河流贯穿其中形成自然分隔,内部游览道与外部道路分离并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