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配套习题:第四章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努力****幻翠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配套习题:第四章检测 WORD版含解析.docx

2019-2020学年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6配套习题:第四章检测WORD版含解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检测(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读“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完成第1~2题。1.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A.极密B.密C.中密D.稀疏2.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密度的防护林对降低林区附近风速有较大的差异,但随着范围的扩大,它们的区别越来越小,所以从经济和生态方面考虑,宜采用大范围地区降低风速的效果最明显的中密防护林。第2题,工矿区的大气污染较严重,防护林可以起到净化空气、吸烟滞尘的作用;城市地区的防护林可以起到降低噪声、美化环境的作用;黄土高原上的防护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东北平原西部的防护林可以防风固沙、保护农田。答案:1.C2.A下图为“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受破坏地区分布图”。读图,完成第3~4题。3.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的森林植被遭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①气候变化②兴修水利③毁林开荒④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①a地区为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②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③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④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第3题,在历史上,人类生产活动越深入的地区,植被遭到的破坏也越严重。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相应地区即我国北方地区的大部分和西北地区的绿洲地带,是当时我国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因为人口众多,人地矛盾尖锐,对植被的破坏严重,其中毁林开荒、营造宫殿和陵墓等行为是使当地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第4题,图中a地区为东北的长白山地区,属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b地区为我国东南林区,以人工林和次生林为主;c地区土地荒漠化严重,植被稀少;d地区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林区,而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在东北林区。答案:3.B4.A读“我国西部内陆两地景观示意图”,完成第5~7题。5.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A.过度开采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地下水含盐量高,植物不能生存C.风力侵蚀强烈,形成风蚀洼地D.农牧业活动较多,地表植被破坏6.在乙地区,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迹象的是()A.地表反射率下降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C.土壤盐碱度升高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7.荒漠化的治理既是科学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因此治沙战略应()A.以工程措施为核心B.以消除贫困为核心C.以生物工程为核心D.以跨流域调水为核心解析:第5题,甲地有水井,牲畜饮水和农牧业过度用水导致植被死亡,土地沙化。第6题,绿洲萎缩说明气候干燥、蒸发作用强烈,土壤中盐分被带至地表,土壤盐碱度升高。第7题,贫困迫使旱地居民无可选择地以牺牲长远利益来争取短期的生存,尽可能地开发仅有的极少资源。因此,任何有效地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答案:5.D6.C7.B读“长江中游湿地50年的变迁示意图”,完成第8~9题。8.与1950年相比,2004年长江中游湿地面积大大缩小,其主要原因有()①大规模的围湖造田②流域内水土流失加剧,泥沙淤积③流域内降水逐年减少④气候变暖,蒸发加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②③9.长江中游湿地变化对该地区环境带来的影响不包括()A.农业生态遭破坏,增加了旱涝发生频率B.削弱了湿地对有害物质的吸收与分解功能C.使蒸发量减少,导致土地荒漠化D.压缩了生物的生存空间,使原有物种减少解析:第8题,长江中游湿地面积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和上游植被破坏导致泥沙淤积。第9题,湿地面积减少,使该区域蒸发量减少,影响局部气候,但不会带来土地荒漠化。答案:8.A9.C云南的大山包、拉什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下图)是我国新增四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读图,完成第10~11题。10.与图中四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11.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C.利用文化生态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