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区域经济联系.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0KB 金币:18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第三节 区域经济联系.doc

第三节区域经济联系.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8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题:第三节区域经济联系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当代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2、了解区域经济合作的含义2.能力目标1掌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方案及图示2理解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3理解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3.德育目标1通过“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学习,培养学生关于人类具有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的信念。2激发学生热爱地理学中关于社会建设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精神。重点:资源跨区域调配产业转移难点: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学流程:(包括:1、设疑自探;2、解疑合探;3、质疑再探;4、运用拓展。一.设疑自探。考纲:1资源夸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及其意义2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形式及其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学生独立构建知识点一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二、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及其意义三、产业转移原因和意义及对地理环境的意义知识网络。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资源跨区域调配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产业转移区域之间的产业转移:(1)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广东边远地区地产业集群效应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产业发展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的影响二.解疑合探(一)小组内合作交流构建的知识网络。(二)展示、评价各小组的知识网络,使之完善。(三)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后,进行补充和讲解。1.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要考虑线路的造价,要考虑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社会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2.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评价思路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3如何分析工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1)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的差异。(2)其次把握影响工业部门选择区位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3)第三把握转移方向规律:资源密集型(如钢铁工业)由接近能源地向原料地,再向市场和交通优势地转移,劳动力密集型工业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严重污染工业由发达国家或地区转向发展中国家或落后地区。(4)第四把握生产要素流动规律:由发达地区流入到欠发达地区的主要是资金和技术;由欠发达地区流入到发达地区的一般是劳动力和原料。4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环境的影响: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经历了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过渡。在此过程中,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步减小。区域产业转移对环境的影响: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5.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评价思路这一问题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发展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区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三质疑再探针对本节课还有的不明白的地方提出质疑,在大家和老师的帮助下共同解决四运用拓展。一)老师出示高考导向性信息。1.我国各类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主要的能源资源和水资源的整体分布状况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回答(1)~(3)题。(1)箭头①和③的能源运输方式中具有共性的是()A.管道运输B.利用地势的落差自行输送C.水陆联运D.高压输电(2)有专家指出,④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成因是沿途有些地区()①河水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②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④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⑤有大量海水的侵入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④⑤D.②③⑤(3)下列有关②工程意义表述错误的是()A.调配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的状况B.优化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改善沿线主要城市的大气质量D.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能源供应紧张问题解析:由图可知,①、③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