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精品多篇[导读]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篇一各岗位职责:馆长工作职责1、在主管校长、主任领导下,把握办馆方向,负责全馆工作。处理日常业务和对外事务。2、组织全馆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及学术交流活动。3、主持馆务会议,遵照领导指示,参照学校工作意见确定本馆任务,制订工作计划。4、每学期结束前,向领导书面报告工作,提出下学期初步打算。5、不定期修订本馆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使之行之高效,工作人员职责分明。6、根据上级拨款,学校财务预算,制订图书采购计划。7、负责申报添购期刊、报纸、资料工作。8、负责申报图书期刊的报废、注销工作。采编工作职责1、熟悉馆藏,了解各方面读者的需求,根据本校实际情况,提出图书采购意见,并报领导审批后实施。2、采购工作以外采为主,兼顾征集、交换各种书刊资料。3、对新增图书及时办理入库登记手续,加盖印章。4、图书分类使用《中图法》,著录以《普通图书著录规则》为标准,设置馆藏书各目录和分类目录。采用计算机的图书馆,分类后编目并输入微机。5、对新书及时加工,投入流通。6、有重点、有选择地宣传优秀新书,定期发布新书通报或简介。外借室工作职责1、整理、维护开放书库的书架,书刊排列正确、整齐。2、组织学生图书服务员上岗服务。3、负责教工书刊借还工作,督促读者按期归还图书。4、做好图书流通工作的统计。5、对调离本校的师生进行清书工作。6、修补破损图书,办理读者遗失图书的赔偿工作。7、指导读者利用电脑查检图书的工作。8、设立新书展览架,积极推荐新书。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篇二图书借阅工作是图书馆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校图书管理质量和效率,为规范此项工作,特制定如下制度:一、借阅对象:本校师生员工。二、学生借阅图书原则上由班级课任教师办理。每次借阅图书数量不超过班级人数,借期为一学期。(借阅期间完成相应的借阅记录)三、本校教职工个人借阅每人每次最多借书5本,借期不超过一个月(30天),到期归还,若归还不了需办理续借手续。教学用书每学期结束归还一次。专业杂志每次借1本,最多一星期。阅览室的报刊,一律不外借。四、所有借阅图书每学期(具体时间另行通知)必须清还一次。五、图书要加强爱护,不允许乱写乱画,有破损、遗失要赔偿。(赔偿办法见龙三中心小学图书遗失和损坏赔偿制度)六、借出的图书,如遇学校工作需要,借阅者必须及时归还。七、教职工调离学校时,借阅图书、报刊必须全部还清。小学图书室管理制度篇三1、图书室要努力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及时为教师提供教育、教学信息资料。2、图书室要建立财产登记、分类登记和注销登记三种帐册,藏书室、资料……室、阅读室,应建立相应的帐册,做到帐物相符。3、图书分类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小学使用书》的规定执行。4、认真制订书刊资料的选购标准,使之结构合理,复本量适当,不断提高藏书质量。对于内容陈旧和破损严重的图书要定期修补、剔除,及时注销。5、新购置图书,要及时验收、登记,在两周内完成分类、编目、出架等工作,以加速图书流通。6、为提高图书资料的利用率,工具书、大型成套图书只供查阅,不得出借。教师借书须持借书证,每次借阅教学图书不超过5本,文艺作品不超过2本,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学生借书须持借书证,每次借阅只限一册,时间不超过一周;班主任为学生集体借阅,每次人均2本,借期2个月;逾期不还者,罚停借一月。7、遗失或严重损坏书刊,原则上应赔偿原书。如不能实现,应加倍赔偿,孤本等珍贵图书按原价3—5倍赔款;成套书刊遗失一册,按全套价赔款,余书仍留室存藏。对书刊有轻微损坏者给予批评教育,并责成其修补好。8、经常保持室内整洁,积极采取措施,做好防火、防盗、防尘、防霉变、防虫蛀、防鼠咬等项工作,保持图书完好。9、教工调离和学生休学、转学、毕业要主动还清借阅图书,交回借书证,否则,不予以办理离校手续。校园隐患排查整改方案篇四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结合治理的安全方针,认真排查和集中整治我校的事故隐患,切实做好当前学校安全工作,有效遏制各类安全事故发生,确保学校稳定,为“奋战150天,全力打好六大战役”提供坚实安全保障。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落实学校安全管理责任,全面排查治理学校安全隐患和安全工作的薄弱环节,认真研究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完善事故应急救援机制,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杜绝校园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三、领导小组:组长:xxxx副组长:xxxx成员:xxx四、治理内容:1、学校高度重视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健全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建立安全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学校安全工作分级负责,责任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