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魅影》赏析.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8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歌剧魅影》赏析.doc

《歌剧魅影》赏析.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歌剧魅影歌剧魅影歌剧介绍作者简介百老汇剧情介绍歌剧简介歌剧魅影(ThePhantomoftheOpera)是一部安德鲁劳埃德韦伯(AndrewLloydWebber)作曲的百老汇音乐剧。又译:歌声魅影、剧院魅影或歌剧院的幽灵。改编自加斯通勒鲁著《歌剧幽灵》。1986年首演,于1988年获得七项托尼奖,是史上最成功的音乐剧之一。1986年伦敦的首演由麦克尔克劳福德和莎拉布莱特曼担任男女主角,至今全球已有16个制作版本,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上映。剧院魅影可以说是一部折射着后现代魅力的剧作,首先它成功的改编了加斯通勒鲁(1868-1927)的原作小说歌剧简介既保留了原作的风格又使之更适合舞台演出,提升了作品的可看性,其次,巧妙的戏中戏令观众徘徊于现实与虚幻之间。尤其是追逐幽灵的那一场戏,整个剧院,台上台下、四面八方响起了幽灵的声音,使观众置身其中,因为那句“我在这里”似乎就在他们的身边,就在隔壁的包厢,而那幕吊灯突然坠落的戏也着实令气氛紧张刺激到极点,前排观众的惊叫与台上演员的呼声连成一片,在全剧中,一首“AllIAskofYou”的旋律反复出现,罗尔与幽灵对这首歌的不同演绎表现了他们各自对女主角克莉丝汀不同的爱情,最后这一主题在管弦乐中浮现,显示了爱情最终战胜了悲剧。作者简介安德鲁劳埃德韦伯1948年生于英国伦敦的索斯堪辛顿的一个音乐世家。毕业于莫德莲学院。据说,韦伯七岁便能作曲,但他小时的志向却是当历史学家。他在16岁时获得牛津大学奖学金。翌年入该校莫德莲学院。但只读了一年即辍学。他在学校时结识了蒂姆莱斯,两人开始合作。离开牛津后,他们取材《圣经》创作了音乐剧《约瑟夫和神奇梦幻彩衣》1968年先在伦敦一所学校作为业余演出推出,后来竟然登上了英国商业戏剧的大本营“西区”的舞台,一炮走红。之后再一次借用圣经题材,合写了《巨星基督》。1971年在纽约上演,获多项托尼奖。1974年他同英语世界最受欢迎的喜剧家艾伦埃克伯恩合作创作了《向吉维斯起誓》。1976年又与蒂姆莱斯创作了以阿根廷贝隆夫人生平为题材的《艾微塔》作者简介1982年韦伯创作了新剧《载歌载舞》。同年,他创造了英美戏剧界的奇迹:在伦敦和纽约两地同时各有三部他的音乐剧上演,1988年他重复了这一奇迹。1994年他再次重复了这个奇迹。1984年他与理查德斯蒂尔格合作创作了《星光快车》。1986年他又创造了一个票房奇迹,这就是根据法国嘎斯东的小说改编的《歌剧魅影》。此后创作了自己最钟爱然而风评不佳的《爱情百味》。1992年他改编好来坞电影,创作了《日落大道》,1993年在伦敦上演。1992年他为巴塞罗那奥运会创作会歌“生命之友”。1996年他又有一部新音乐剧《临风长啸》问世。1994年韦伯高踞《戏剧周刊》排列的“对美国戏剧界影响最大的100人”之首。在英国以及全世界,任何一个时候,都有韦伯的十几个巡回演出团在各大城市演出他的音乐剧百老汇“百老汇”上演的是比较高雅的音乐剧、歌剧,百老汇的表演内容多以经典剧目为主,演员的表演服从剧情需要,以群体的肢体语言和出色的音乐吟唱来表现晚会主题。百老汇表演的基调为黑色,夸张、幽默、风趣、轻松是百老汇的一贯表演风格。百老汇的特点很像电影圈的好莱坞,具有极强的商业色彩和娱乐性,百老汇歌舞艺术的特点是通俗易懂、娱乐性强;舞台布景富丽堂皇,加上各种现代化的科技手段,配合声响、灯光,使得舞台表演变幻莫测。台上演员载歌载舞,台下观众如醉如痴;气氛热烈,使演员和观众的交流融为一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百老汇百老汇没有任何艺术上的框框,也不介意这台戏是否在别的地方已搞过,它只信奉一个准则,那就是任何艺术中只要能让观众视觉得到新的挑战的东西,毫不拘泥,拿来就用。像《猫》、《歌剧魅影》等著名舞台剧,先是在伦敦西区原创,而后在百老汇方才走红。百老汇的制作人把它们买过来,加以精细再制作,体现出一种绝不拒绝复制的精神。如今,百老汇歌剧已经成为纽约市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之一。它的表演形式融舞蹈、音乐、戏剧于一体,有些剧目更是融艺术与大众品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娱乐性;观赏百老汇歌剧成为每一个来纽约市参观、访问、旅游的人不可或缺的节目。从目前观众的比例来看,慕名前来的外国人要超过美国人。剧情简介1911年,巴黎歌剧院,这里正在进行当年魅影事件遗留物的拍卖会。展示台上现在放着一个音乐盒,打开后,清脆悦耳的音乐响起(面具的主题)。一个面容沧桑的老绅士罗尔(Raoul)买下了它,他凝视着音乐盒,往昔的记忆涌上心头而不禁开始低吟。而接着拍卖的是原歌剧院华丽的枝形水晶吊灯,拍卖员谈到了多年前的另一件意外,以及背后的歌剧院魅影之谜。随着电路接通,巨大的吊灯缓缓升起,整个舞台刹那光彩夺目,管风琴奏起了序曲,场景转换,整个场景突然回去到四十多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