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家长该如何对待教师的批大渔中心校张峰分校付桂芬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在学校里,学生犯了错,老师发现后都会进行批评教育,还会和家长交换情况,家校互动共同促进孩子健康成长。但是,有一些家长在对待老师批评孩子的问题上存在着误区。误区一:满不在乎型很多时候,当老师把孩子所犯的错误告诉家长时,一些家长会满不在乎的认为老师可能有点小题大作。比如:有一次,我看到我的一个学生跟着几个高年级的同学进网吧玩游戏,就告诉家长,本来把学生进网吧的事情告诉家长,是希望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学生不要偷偷去网吧打游戏,以免学生上网成瘾,影响学习。可家长却觉得偶尔玩玩没什么事。像这样对待老师批评的家长不在少数,有的家长认为只要孩子玩得高兴、成绩好,其他的都可以不管。误区二:简单粗暴型在现实生活中,许多父母都把自己曾经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他们对孩子非常严格,只要孩子稍有出格的行为,就劈头盖脸的一顿打骂。不少家长在听到孩子受到老师批评后都会暴跳如雷,对孩子非打即骂。其实,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很可能会有暴力倾向,因为他们受父母影响,容易采用极端的方式解决问题。家长的这种教育方法,不仅会养成孩子的暴力倾向,还会损毁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甚至还会使孩子养成消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物,影响孩子的世界观。误区三:盲目护短型在当前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这一类型的家长就尤其多,大多数父母为了不丢面子,经常会自觉不自觉地维护孩子,替孩子遮掩,包庇孩子的缺点。这样使得大多数孩子,没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和信心,甚至有的家长还会有意无意的教孩子推卸责任。在二年级的时候,我们班上经常少东西,不是这个的铅笔不见了,就是那个的零花钱不见了。因为没有抓到偷盗者,无论我在班上几经教育,仍然没有作用,我无计可施,针对这种情况我只有采取埋伏、蹲守的办法。终于发现有人趁做操时间摸进教室,我立刻冲进去,却发现这人竟然是本班的劳动委员小迪,他正在翻着其他同学的书包。我及时找他谈话,他很快承认了错误,表示愿意改错。但是,过一段时间,他的毛病又犯了,被同学和老师单场抓住,我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家长,希望家长重视孩子的这一坏习惯,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及早改掉这个坏毛病,但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小迪的父母却不承认孩子会偷东西,认为老师歧视、栽赃他的孩子,说是老师逼迫他的孩子承认偷东西,到校领导那里去告状,要求追究老师的责任。直到后来,学校的实验室和六年级的几个教室被撬,从监控录像上看到小迪撬门的事实,校长通知家长来看了,他们这才承认孩子的这个毛病,表示愿意配合老师进行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家长还很多,他们平时对孩子娇生惯养,有的甚至言听计从,只要孩子提出要求,他们会想尽办法来满足孩子的要求,他们很少批评孩子,多数家长都抱着要难难自己,只要孩子快乐就好,放松了对孩子的思想行为的引导和教育,一味的包庇和纵容孩子,不愿意让孩子吃一点亏,受一点委屈,在孩子挨老师的批评后,不问对错,一味与老师争执,还当着孩子的面责怪老师,甚至辱骂老师。误区四:盲目跟风型现如今在媒体多次播报少数教师与家长和孩子的冲突事件后,许多的家长盲目跟风,不分析事实、不了解实际情况,不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是凭空恶意夸大事实,在孩子面前任意损毁教师形象,在孩子面前任意发泄自己对老师的不满,致使现在大多数的孩子不尊重老师,不听从老师的教诲,有的甚至单面诋毁或抵抗老师,致使教师尊严落地,颜面无存,从而导致学生不听从教师的教导,甚至单面和教师顶撞。家长的这些教育指导,给当前教育带来了许多的不利因素,多数教师不知道该怎样面对学生,怎样教育学生,怎样指导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大多数教师面对学生出现的问题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教育指导,感到非常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