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小班教案《小猫钓鱼》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小猫钓鱼》,欢迎大家分享。小班教案《小猫钓鱼》1活动目标:1.初步学习用概括的方法概括故事大意。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3.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4.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活动准备: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一、单幅图的讲述。出示单幅图的多媒体课件(如图),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1.图上有哪些动物?2.他们在什么地方在干什么?二、讲述由单幅图向多幅图过渡。1.出示多幅图的多媒体课件,告诉幼儿将刚才的单幅图连成了一个故事,请幼儿仔细观察后提问:1)故事里有哪些动物?2)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3)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4)这些动物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5)最后怎样了?2.请个别幼儿进行看图讲述。3.对幼儿的讲述提出建议。4.丰富词汇:一心一意、三心二意三、教师完整地概括故事大意,并教给幼儿概括方法。讲述时要交代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结果怎样了。四、幼儿分组进行看图讲述,教师巡回指导。五、对幼儿的活动进行激励性评价。活动反思:这节语言活动充分的激发了幼儿对语言的兴趣,同时,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主动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及分享快乐的能力。在活动中教师始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参与者,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通过故事情节的表演潜移默化的让幼儿懂得了一个道理:做事要一心一意,不要三心二意。运用适当的表情、动作、神态、语言进行讲述,给幼儿提供充分交流和分享的机会,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小班教案《小猫钓鱼》2第一课时教学任务:l.交待本课训练重点:学习写一句通顺的话。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3.初步了解每个自然段内容和课文内容,标出自然段序号。4.练习把课文读正确。5.质疑。教学过程:(略)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只有一心一意才能把事情做好。2.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3.能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4.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从课文中学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的句子。难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三心二意”“一心一意”的`意思。教具准备:投影片、图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认读字词。2.自由读全文,回忆上节课遗留的问题。二、新授:(一)根据质疑情况逐段理解课文内容:1.学习第一自然段(1)课文写了谁?他们在做什么?你是从哪知道的?读一读。(2)提示:这句话写的是: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随学生回答,贴图、板画)(3)看图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运用语言)(4)自由读第一自然段(体会句式)。2.学习第二、三自然段(1)小花猫开始钓着鱼了吗?为什么呢?自由读二、三自段。(2)看图理解小花猫是怎样钓鱼的。(3)自由读这两个自然段,体会小花猫为什么钓不着鱼。(4)小花猫的心情怎样?(板书:没钓着)3.学习第四自然段。指导有语气地朗读。4.学习第五自然段(1)自读。想:猫妈妈说了几句话?每句话说了什么?(2)你理解这两句话吗?(再次质疑)(3)根据学生质疑情况,结合第二、三自然段,理解“怎么能钓着鱼呢?”、“钓鱼就钓鱼”、“三心二意”等词句。(板书:三心二意)(4)指导朗读,体会猫妈妈的话的含义。5.学习第六、七自然段(1)小花猫听了猫妈妈的话,是怎么做的?结果怎样?自由读六、七自然段,分组讨论。(2)看投影,理解怎样做是一心一意钓鱼。(板书:一心一意)(3)看图,理解“钓着了一条大鱼”(师板书:钓着了。板画:一条大鱼)(4)指导有语气的读这两个自然段。(二)总结课文内容:自由读课文。想:小花猫开始为什么钓不着鱼?后来为什么又钓着鱼了?(三)学习按要求说一句话:1.看黑板上的图,说说谁,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出示例句。2.按要求说句子。()在河边钓鱼。()在河边()。()在()()。3.判断句子的正误,理解什么是通顺的句子。我在河边划船。(X)4.同桌交流造句。三、总结全课:你喜欢这节语文课吗?为什么?(明确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四、板书设计:三心二意钓不着一心一意钓着了图片板画第三课时教学任务:1.读课文,复习课文内容。2.学习本课生字,有重点的指导书写。3.写句练习。4.有语气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略)小班教案《小猫钓鱼》3教学理念“孩子具有合作与分享意识,不仅是他们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素质。”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在现今生活的各个领域中越来越需要人们具备与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