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1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DG型多级离心泵的维护和检修。1.2结构简述给水泵的固定部分由进水端、中段、出水端、导叶、轴承箱和密封装置等组成;转动部分主要由泵轴及装在轴上的十一个叶轮、两个轴套和一个平衡轴向推力的平衡盘以及联轴器等组成。泵由电动机经联轴器直接驱动。1.3技术性能设备主要技术性能见表1。表1流量(米3/小时)扬程(米)转速(转/分)轴功率(千瓦)泵效率(%)4655295063电动机叶轮口径(毫米)叶轮直径(毫米)功率(千瓦)型号吸入排除208132Y315M1—28080允许汽蚀余量(米)泵的质量(千克)2.35372检修周期和检修内容2.1检修周期表2检修类别小修大修检修周期,月618检修周期见表2。2.2检修内容2小修2.1检修填料密封,更换填料。2.2检查轴承及润滑系统,更换润滑油(脂)。清洗检查轴承、轴承箱等,调整轴承间隙。2.2.1.3检查平衡盘。2.3清理、检修冷却水系统。2.4联轴器检查及找正,调整轴向间隙。2.6消除在运行中发现的一般缺陷和渗漏,检查和紧固各部螺栓。2.2.2大修2.2.2.1包括小修内容。解体,清洗、检查叶轮、密封环、轴套、导叶、平衡盘、平衡环及各部零件的磨损、腐蚀、冲蚀程度,并予以修复或更换。2.2.2.2新叶轮应做静平衡。2.2.2.3检查并校正轴的弯曲度,测量圆度、圆柱度,严重超标时更换泵轴。2.2.2.4泵体各段的清洗检查和作必要的修理。2.2.2.5检查各段叶轮轮毂、轴套、平衡盘轮毂、紧固螺母间端面接触情况,测量及校正各段叶轮间距。2.2.2.6测量泵轴及转子部件各部跳动量。2.2.2.7清洗检查轴承、调整间隙,或更换轴承。.8测量并调整转子的轴向串动量。.9检查泵体、基础、地脚螺栓及进出口法兰的错位情况,防止将附加力施加于泵体,必要时重新配管。3拆卸前的准备3.1掌握泵的运转情况,并备齐必要的图纸和资料。3.2备齐检修工具、量具、起重机具、配件及材料。3.3办好检修作业票,切断电源,放尽泵内介质,降温,达到设备安全与检修条件。4拆卸与检查4.1拆卸附属管线,并检查吹扫。4.2拆卸联轴器安全护罩,检查联轴器对中,设定联轴器的定位标记。5检修方法及质量标准5.1泵体与底座5泵体应无裂纹,液体流道表面铸造光滑、无砂眼和气孔。各段泵体间接合面平行度为/m,接合面及凸缘无毛刺及碰撞变形。进、出水端与泵体底座之间应清理干净,无异物、毛刺等。5泵体与泵体口环的配合采用H7/js6。叶轮与泵体口环间隙为0.60-1.00mm。5组装时,进、出水端底面应置于同一平面。组装时,拧紧泵体总连接螺杆应对称进行,且用力要均匀。5.2导叶与导叶口环5导叶液体流道部份应光滑,型砂清理干净;与导叶口环配合部位不应有严重的通孔、气蚀等缺陷。5导叶与导叶口环的配合采用H7/js6。5导叶口环与叶轮轮毂的直径间隙,见附图三。5.3泵轴5轴颈表面不得有裂纹、伤痕等缺陷。轴的轻微磨损可用电镀等方法进行修复,磨损严重的应更换。5泵轴与叶轮及轴套配合的轴颈公差用h6,与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用k6,与联轴器配合轴颈用k6,轴颈的圆度和圆柱度‰,最大值不超过。5轴径表面粗糙度:装配叶轮与轴套处Ra为3.2微米,滚动轴承处微米,装配联轴器处微米。5以轴承处轴颈为基准,用百分表检查轴的弯曲度。用百分表检查装配叶轮、轴套及联轴器轴段的径向圆跳动,最大应不大于0.08mm,见附图一、二。5.4叶轮5叶轮的液体流道内壁应清理光洁,不能有粘砂、毛刺和污垢。流道入口加工面与非加工面衔接处应平滑过渡。5叶轮的径向跳动应不大于mm,见附图二,端面跳动应不大于。5叶轮键槽及平衡盘键槽中心线对轴孔中心线的歪斜应不大于/100mm。5新装叶轮必须作过静平衡,静不平衡量≤5克。超过时用去重法从叶轮两侧切削,切去的厚度应不超过叶轮原壁厚的l/3,切去部份应与叶轮壁平滑过渡。5叶轮与密封环的直径间隙,见附图三。5.5轴套轴套与密封填料接触的外圆表面应无砂眼、气孔等缺陷,表面镀铬粗糙度应为微米。平衡盘装置,涂色法检查应接触良好,接触面≥80%。平衡盘轮毂与平衡环的直径间隙为0.4-0.6mm,平衡盘轮毂跳动见图一和附图二。平衡盘的各部间隙与串量径向跳动c3轴向跳动d平衡盘与底套间隙s轴向总串量标准5—0.66—7图一图二5平衡盘在定位时,总窜量应测量准确。将末级叶轮定位在导叶流道中间范围内,测量出半串量,转子前串量大于后串量。前后拉动转子,将转子置于此位置,测量平衡板的环形工作面到末级叶轮的轴向距离A,再测量平衡盘小径端面至环形工作面的距离B。若A=B,则平衡盘定为正确;若A>B,在平衡盘前面加一个厚度为A-B的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