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环境保护法小抄.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92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大环境保护法小抄.doc

电大环境保护法小抄.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填空题:1禁止在_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开垦禁止开垦坡度以下(5)度以上的荒坡地,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2(土地用途管制)制度是指国家为了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使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通过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划定土地用途区域.确定土地使用限制条件,土地所有者、使用者严格按照国家的用途利用土地的法律规定。3、我国的公害民事责任形式包括(赔偿损失和(排除危害)两种。4.根据无过错责任原则.致害者只要具备:1)(污染危害环境行为)(2(造成了损害后果)3(行为与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应当承担环境污染民事赔偿责任。1认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有限性)性,(不可再生性)性,(分布不均匀性)性。2、禁止在(25)度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开垦禁止开垦坡度以下(5)度以上的荒坡地,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4适用一般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的条件是:情节较复杂、需要给与较重处罚的案件,也即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上,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上罚款,或者处以(警告)以外的行政处罚案件5、对污染环境者给与行政处罚的基本形式是警告、罚款责令重新安装使用、责令停止生产或者使用、责令停业关闭。1(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2、环境影响评价的特点是(预测)性,(客观)性,(综合)性和(强制)性。3、征收排污费的对象是(直接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4(瑞典)是实行环境许可证最早的国家。5、限期治理的内容包括限期治理(目标)、限期治理(期限)和限期治理(决定权限)l(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21972年在瑞典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宜言》。为纪念这次会议,联合国大会决定以每年(6)月(5)日作为“世界环境日”4、环境保护法的特点是科学技术性,(综合)性和(广泛)性,可持续发展性。5?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心庙时排放许可证》的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4环境保护法中的“排除危害”的民事责任的形式实际上包括了《民法通则》规定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三种民事责任形式,并且都属于民事责任形式中预防性的责任形式。2.环境保护法的目的是:(保障人体健康),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对缴纳排污费后仍未达到排放标准的排污单位,从开征第(三)年起,每年提高征收标准5%。4.《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令第三十条规定:“在城市市区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内,禁止夜间进行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建筑施工作业,但抢修、抢险作业和因生产工艺上的要求或者特殊需要必须连续作业的除外。’,这里的“夜间”是指晚(22)点至晨(6)点之间的期间。2.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部门在(二)年内未发现违法行为,超过此期限之后无论何时发现,均不得给予行政处罚,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5、环境监测按其对象,可以分为以下两类:(环境质量)监测和(污染监督)监测7、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不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颁发(排放许可证)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对超过排污总量控制指标的排污单位,颁发(临时排放许可证),有效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两年。1、因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的时效期间是(三)年,时效期限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受到污染损害时起算。如果当事人不知道或者不能知道的,要求赔偿的诉讼时效期限为(二十)年。2、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自收到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登记表之日起,分别于(60)日、(30)日、(15)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书面通知建设单位。4、环境保护法中的法律责任,是指违反环境保护法,破坏或者污染环境的单位或者个人所应承担的资任。依照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该法的法律责任分为(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1、《环境保护行政处罚办法》第十七条规定:县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处以(一万)元以下罚款,省格市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五万)兀以下的罚款,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实施罚款处罚的权限,适用环境保护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2、1992年6月,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了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会议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以各国普遍接受的方式,正式通过了《环境与发展的里约宣言》。3、1972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