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监察与规划审批的结合与应用.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电子监察与规划审批的结合与应用.doc

电子监察与规划审批的结合与应用.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最新【精品】范文参考文献专业论文电子监察与规划审批的结合与应用电子监察与规划审批的结合与应用摘要电子监察作为促进服务型政务建设重要技术手段,其重要性日益凸显。宁波市规划局通过电子监察与规划审批相结合的应用,从根本上对行政审批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实现行政权力透明公开运行,及时发现并遏制规划审批中的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审批部门的服务能力。关键词电子监察规划审批中图分类号:F40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引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其中,明确要求“建设服务型政府,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十八大报告中更是指出: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电子监察是提高政府机关的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促进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建设的重要技术手段。宁波市规划局在全面实施电子政务的基础上开展具有针对性的监察,从根本上对行政审批行为进行监督和检查,让规划审批能够“看得见”“管得住”,及时发现并遏制违法违规行为提高审批部门的服务能力。建设目标开展电子监察系统,即通过日益加强的信息化手段开展重点岗位、关键环节的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提前发现、有效预防、及时化解廉政风险、及时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达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有效预防违法违规现象,加强廉政风险建设,最终做到“统一平台,统一模式,统一监察,统一运维”。本项目建设目标具体可分为如下四个方面:1)完善管理制度,深化办公自动化应用。推进全局自动化办公系统的应用深度与广度,在此基础上统一市局和各分局行政审批电子办公模式,积极推进统一、联网、管理集中、服务分级的办公服务工作平台的应用。2)建立行政事务综合监察系统,实现行政督查和纪检监察的“全覆盖”,一方面实现部门全覆盖,将各级监督检查范围覆盖到局机关各个业务处室、市内老三区、新三区、高新区、保税区、东钱湖、东部新城、慈城、大榭岛、梅山岛各规划分局和局所属各事业单位,另一方面实现业务全覆盖,包括对所有办公事项、所有办事过程、所有办公资料的监察监管,实现对所有办公事项的重要过程及结果电子资料的存档管理,保证事后痕迹可查。3)加强对办公重点岗位、重点环节、重要内容风险点的实时监控,通过系统的硬指标、硬程序控制,有效规范自由裁量权的合理使用。4)通过系统建设实现行政服务、办公效率的督管督查,促进行政服务效率和质量的不断提升。监察系统的实现3.1监察机制宁波市规划局根据现有软硬件基础,业务、行政办公网上办公系统特点,摸索出一套适用我局实际的电子监察的方式、方法,形成具有特色的一套监察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两个数据来源:数据从规划管理信息系统、OA系统中实时获取。2)四个监察角度:程序监察、关键指标监察、时限监察、前后阶段对比监察。3)八个监察内容:规划实施管理、规划编制管理、规划审批效能监察、重大事项监管、信访投诉管理、提议提案监管、测绘行政执法、测绘管理。4)多种监察手段:查询统计、督管督办、异常警示、图属互查、信息列表查看、必要材料绑定等。3.2系统的实现考虑到实际应用中,结合规划管理现有业务办公系统(宁波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和行政办公系统(OA自动化办公系统),系统采用三层架构的实现方式,以规管与OA系统数据为数据基础,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异构建立统一访问接口为本系统的多个应用提供数据支撑,然后采用WebService的方式,获取分布式数据,并通过FLEX技术在前端电子监察系统中集中表现。系统生成的报表和结果数据需要通过不同的软硬件接口,包括短信设备、传真设备、FTP、电子邮件等不同的方式进行输出发布。系统基于WebService的集成技术作为一种新的面向函数和方法的应用集成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有集成技术在Internet远程通信方面的问题。WebService基于XML文档进行服务描述,服务请求和反馈结果,可以在Internet上通过HTTP协议进行传递,很容易的被访问和返回结果。同时,由于WebService的相关标准都是W3C的开放协议,与平台和操作系统无关,不同的平台和操作系统上的WebService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做到互操作,这就使异构平台上应用的集成变得很容易。此外,过去使用的基于RPC(RPC-RemoteProcedureCall,远程过程调用)和API(ApplicationProgrammingInterface,程序编程接口)的集成技术都是一种函数级的静态解决方案(即使它们在客户机和服务器通讯时使用XML);WebService则是一种动态的集成方案,所有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