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上)教案整册教案.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68 大小:153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三年级科学(上)教案整册教案.doc

三年级科学(上)教案整册教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科学知识1知道科学探究是为了解决与科学有关的问题而开展的一系列活动。2知道科学是什么,知道生活中出出有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2想知道,爱提问。3体验初步的合作与交流。预计学生能够:●能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喜欢上科学课。●知道什么是“科学”。层次1:学生不能说出什么是科学。层次2:学生能够说出科学探究的步骤。层次3:学生能将我们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的工作联系在一起。层次1: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层次2:对周围的事物感到好奇,但不会积极寻找原因。层次3: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体验初步的交流与合作。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一张对折的纸条、铅笔、彩色笔等材料。2\1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了解儿童对“科学”的已知程度,便于后续活动的开展。1让孩子们翻开教科书,看一看第2页上面的插图,帮助他们打开思路。大家在一起边看边说,把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在小组内、班级内交流。2问一问日常生活中有没有科学的问题,要求举例。3“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引出学生更多的亲身经历。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归纳“和科学家的工作相似”。5动手做“暂时记忆能力”小实验。活动前要教给学生怎么制作活动道具,还要讲清如何操作,以便能得到好的效果。6让学生读读故事,再按照教材上卡通人的提示复述琴纳的故事。7引导学生感悟科学探究的全过程,领会科学是什么与儿童自身的经验衔接,为理解“科学是什么”做好铺垫。激发学科学的兴趣,培养探究精神。借助科学家的故事,认识科学是什么。1什么是科学?2科学探究的步骤是什么?知道“科学”是什么3过程与方法1.能够从“玩”中提出问题。2.能够想办法去寻求问题的答案。科学知识1.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2.知道有很多办法能使物体(纸鹦鹉、三角形和拱形纸片、铅笔)保持平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预计学生能够●初步体验探究。●进一步认识科学是什么。●学习用多种形式交流收集的资料。●体验活动有效开展,树立起做科学家的信心。层次1:不知道科学是什么。层次2知道科学是什么,但不能将科学家的发明创造相联系。层次3:找出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层次1:学生不能从找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层次2:学生能从平衡活动中体验探究,但不能与发明创造相系。层次3: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家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三角形、拱形硬纸片,晒衣夹子若干,铅笔(削好带尖的)或雪糕棒、一段金属丝(要柔软一点的,用手就能缠绕的)圆规、曲别针、各种颜色的卡纸(硬纸板)、剪刀。41指导学生进行找平衡的活动。①分步发放器材,进行提示。②让学生去试③提醒学生把曲别针的位置画下来,可以用一个圆点符号代替曲别针使学生经历一次科学探究的过程。1你还能想出哪些办法使物体保持平衡?(组织学生动手尝试)2引导学生回忆经历的过程。3组织学生交流科学家的资料。4组织学生做“视觉暂留”实验。(做之前教师讲清要求。)进一步寻找物体平衡的方法。通过收集科学家资料,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体验科学结论来之不易,体会视觉暂留现象。1你喜欢哪些科学家?2你过去做过哪些与科学家工作相似的活动?3你想做哪些和科学有关的研究?树立起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做一位小科学家。5过程与方法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2.能够利用文字和图画描述观察结果。3.能够运用语言、文字、图表交流观察结果。科学知识1.知道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有生命的和没有生命的两大类。2.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具有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生命世界的丰富多彩。2.意识到要珍爱生命。3.愿意合作与交流。预计学生能够: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并能对常见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能简单概括植物的共同特征。能指认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知道各种器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