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低年级培养学生写话兴趣的研究》课题中期总结发表日期:2011-07-0613:02:34出处:作者:发布者:shijiangping点击量:1459一、研究内容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敢于当众说话,能自由表达。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创造性思维。使学生对写话有兴趣,能主动写话,有信心。逐步实现从写简单的一句话向几句话过渡,能正确使用基本的标点符号。同时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写真话、述真情,并且依靠课外阅读为写话提供智力背景。在研究过程中,探索培养低年级学生写话兴趣的具体操作模式,促进教师对学生在写话教学中学习和发展的关注,加强教师对写话教学的调控和指导,促进教师努力把先进的理念转化为有效的教学活动。二、研究方法(1)行动研究法:教师将行动与研究结合起来,参与研究和实践,并根据研究中遇到的具体情况,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统一起来。(2)文献研究法:多渠道收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的理论,以及本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3)比较法:实验教师针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成效的影响,在实验中期和后期分别和前测的记录数据进行比较。(4)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掌握实验研究的第一手材料,为课题提供充足的事实依据。(5)经验总结法:通过总结,全面深入、系统地提高经验实质,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找到可以运用和借鉴的规律性的东西。(6)练习法:将句子、段落练习随机的铺展在教学活动中,提倡多说,少写,活学活用。(7)读书指导法:利用阅读课、中队会等形式开展读书交流会,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适时进行仿说句子、仿写段落,补写结尾、续写情节等写作练习。三、课题进展情况现在我们的研究已进入推进阶段,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在准备阶段(2010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们进行了课题组课题申报,对学生现状、教师现状进行前测调查,设计课题实验方案,撰写开题报告,召开开题会,根据前期测评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反思、总结前期工作,认真修订课题实验方案。2、在构建阶段(2010年11月—2011年1月),我们开始实施修订后的课题实验方案。我们查阅相关资料、书籍,上网学习,开展教师培训,并通过听、评一些现场课,在反复研讨、完善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且对课题组的实验教师及班级学生进行试评。制定第三阶段计划。在这个阶段,我们先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从说一句话、几句话逐步过渡到说一段话,逐步提高。创设多种情境,提高说话水平。开展游戏,引导说话;动手作画,锻炼表达;参与实践,谈谈感受;创编故事与表演相结合,发展想象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说与写的训练中,利用生字组词、扩句,或用一个或几个词语说完整的话,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要叙述合理,鼓励学生把说的话写下来。3、现在正是推进阶段(2011年2月至2011年5月),我们组织专家指导、教师培训、研讨沙龙、集体备课、案例分析、现场课展示、学生学习活动展示等。推进阶段计划的实施、总结、反思。在这个阶段,我们让学生展开想象,让学生给书上插图配文。在此过程中,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仿写小诗,生成自己的作品。续编故事,大胆想象,自由写话。利用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完整的记录下来,并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橡皮泥、叶贴画、拼图等将完成的过程及欢乐的情景,记录下来。创设练笔的良好氛围,将阅读教学与练笔紧密结合。注重积累,鼓励学生学写日记。四、阶段研究成果经过三个阶段的研究,我们取得了初步成果:1、学生的进步学生从能说一句话、几句话逐步过渡到说一段话。能在活动、阅读、想象等方式激发下,写自己想说的话。将要写变为乐写。每个班级的网站上,都有学生自己写作的文章。2、教师的变化教师转变了教育观念,善于把握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创造性地处理教材,着力挖掘学生中的生活素材,扩展写话空间。引导学生很感兴趣地参与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写话素材,多元评价模式激发写话兴趣,从说到写进行全面指导。并且注意交流,及时总结提高。3、教师及学生获奖情况:史江萍:(教师获奖)自治区优秀征文辅导奖。(学生获奖)自治区征文“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一等奖7人。刘绚:(教师获奖)自治区优秀征文辅导奖。(学生获奖)自治区征文“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一等奖7人。王芳:(教师获奖)自治区优秀征文辅导奖。(学生获奖)自治区征文“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一等奖7人。曹瑜:(教师获奖)自治区优秀征文辅导奖。(学生获奖)自治区征文“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一等奖7人。五、课题操作中存在的问题1、有一部分学生还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有的学生口头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