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篇1一、复习本单元易读错的字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独立完成练习。3、交流反馈。4、订正把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再次练习5、补充相关练习。二、巩固对四个字词语(及成语)的理解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学生尝试独立完成练习。3、学生帮学生这一类词语的规律。4、用自己的'话说说各词语的特点。5、补充相关练习,或换一种形式练习。三、新的修改符号。1.读懂题目要求2.看原句及其修改方法3.集体读说明部分,学习使用方法四、学联学生使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1.学生独立审题,明确题目要求。2.读句子查找病因,独立修改。3.交流反馈4.使用方法5.补充相关练习。五、有感情的朗读短文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3遍,要求:音准句通、明白大体内容。2、独立思考: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3、小组交流。4、派代表归纳组内同学的发言汇报交流。(注意语言的组织)5、画己喜欢的语句。再读一读。口语交际1、审清题目要求,明确自己要交流的内容、话题。2、想一想自己熟悉的小工艺品或小吃,有什么特点,要如何介绍。3、小组内交流。4、选派代表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交流。5、听的时候要注意听清:,他说得怎么样,做出适当的,同时也为自己发言做好准备。语文教案篇2教学要求:1、学习本文,了解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摘录积累描写五彩池形状和颜色的词语。3、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做到:(1)说说五彩池有些什么特点。(2)给课文分段,归纳各段的段落大意。教学重点:用摘句法归纳段意。教学难点:理解五彩池水的“奇异”之处。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题1、板书课题:11、五彩池2、齐读课题。本文是一篇游记。3、看到这个题目,小朋友一定觉得很新鲜吧?这个五彩池在四川省的藏龙山上,那里的景色既奇异又美丽,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五彩池的美景。二、熟读课文(一)读通课文1、提出自学要求。读通课文,读准字音,给小节标上序号。2、检查自学情况。请个别同学分节读课文,注意“一亩”和“漫山遍野”两词的读音。3、谈初读感受。(1)五彩池给去游览的人们留下什么印象呢?同学们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一说?(奇异、美)(2)这儿的`“异”什么意思?(特别)(二)熟读课文1、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从哪两方面来反映五彩池的奇异和美的呢?如何给课文分段呢?分小组讨论2、指名1人读第1节,1人读2、3节,1人读第4节,交流问题。理清结构:课文从“池”和“水”两方面介绍五彩池的奇异和美,这两方面分别对应课文的第2、3小节。按总分总结构可把课文分成三段。第一段:第l节;第二段:第2、3节;第三段:第4节。板书:池水三、精读课文(一)提出突破口,重点分析第二节,自读,分小组讨论。1、这节共有几句,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2、作者是怎样吧“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写具体的?讨论,归纳。板书: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先总后分,列举具体数字,对比,比喻)3、默读课文,摘录描写五彩池形状的词语。板书:像葫芦像镰刀像脸盆犹如盛开的莲花4、自读第二节,指名读,体会五彩池景象的奇异。(二)自学第三节1、第二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形状,第三节主要写了五彩池的什么呢?2、默读,找出五彩池的颜色有些什么特点?板书:鲜艳多彩变幻神奇3、分小组讨论这节怎么把五彩池的特点写具体的?指名说。造成五彩池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的原因是什么?读句。(比喻,颜色丰富,各不相同: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板书:红、黄、绿、白、紫、蓝咖啡色、淡黄色湖蓝色、翠绿色(摘录描写五彩池颜色的词语)4、读课文第二段,归纳段意(摘词连句法)板书:2、五彩池大大小小、形状各异,池水鲜艳多彩,变幻神奇。(三)略读一三段1、自读第1、3段,归纳段意并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概括的。板书:1、“我”被五彩池奇异的景象迷住了。3、“我”深深赞叹五彩池的美。2、齐读1、3段。四、总结全文1、朗读全文;2、我们学了四川藏龙山五彩池的奇异景象及其产生的原因后,你有什么感想?(培养热爱祖国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能力。)3、师述: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四川藏龙山上的五彩池不仅池美,而且水也美,怪不得游客们一到那儿,就被那奇异的景象——(生)迷住了。同时,不禁从心底里深深地赞叹——(生)美啊!藏龙山上的五彩池。齐读最后一节。五、布置作业1、抄写词语;2、熟读课文;3、课外阅读。板书设计:11、五彩池(游记)(池)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像葫芦像镰刀像脸盆犹如盛开的莲花(水)鲜艳多彩、变幻神奇:红、黄、绿、白、紫、蓝咖啡色、淡黄色湖蓝色、翠绿色语文教案篇3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我的叔叔于勒》是初三年级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外国文学作品中的名家名篇。从整个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应完成的教学目标看,要教会学生体会通过塑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