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学习教案.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9.3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四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学习教案.ppt

四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学习教案.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4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第1讲地球(dìqiú)与地图基础知识·梳理(shūlǐ)整合二、地球仪与经纬网1.经线(jīngxiàn)和纬线2.经度(jīngdù)与纬度三、地图1.概念:地理事物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符号、颜色表示(biǎoshì)出来的图形。2.地图的三要素(1)比例尺①公式:比例尺=。②表示(biǎoshì)形式:式、数字式、式。③特点:同样的图幅,比例尺越大,表示(biǎoshì)的实地范围也就,但反映的内容越,精确度越高。地图类型四、等高线地形图与地形剖面图1.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相同的点的连线(liánxiàn)(如图中实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特别提醒:等高线与山脊线或山谷线垂直(chuízhí)相交。山脊线(如C处虚线)为流域的分水线,山谷线(如B处点线)为河流的集水线,且山谷处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向相反。重点(zhòngdiǎn)突破·典例研析(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点(jídiǎn)经纬网图为例)3.计算两地间的距离(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相差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大约是111km,如下图中的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2)根据经度(jīngdù)差定纬线长度:经度(jīngdù)相差1°的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大约是111km×cosφ(说明:赤道上经度(jīngdù)相差1°,纬线弧长为111km;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数值),如下图中的AC。4.确定两点间“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dìxīn)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5.利用经纬网比较范围和比例尺大小(1)纬度相同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实际范围相等。(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3)图幅相同的两幅图,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如下图中A、B两区域(qūyù)相比,实际区域(qūyù)范围大小为A>B,则比例尺大小为A<B。方法技巧如何利用经纬网确定对称点(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同;纬度相反(xiāngfǎn),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B(40°S,20°W)。(2)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度数互补;纬度相同。如A(40°N,20°W)与C(40°N,160°E)。(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经度相对,度数互补;纬度相对,数值相等。如A(40°N,20°W)与D(40°S,160°E)例1:读“某区域(qūyù)经纬网图”,回答(1)~(2)题。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判读与应用。第(1)题,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①地和③地在同一纬线上,①地在③地的正西方;①地和②地相比,①地在②地的西北方,同理可判断出③地在②地的东北方,②地在④地的正北方。第(2)题,①地和③地位于北半球同一纬线上,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wěidù)凸;同一经线上两地的距离=两地纬度(wěidù)差值×111km,②地与④地位于同一经线上,纬度(wěidù)相差5°,距离约为555km;同一纬线上两地的距离=两地经度差值×111km×cosФ(Ф为该点所在纬线的纬度(wěidù)),①地与③地位于50°N纬线上,经度相差10°,其距离约为10°×111km×cos50°;②地的地理位置是北纬45°、东经130°,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土壤肥沃。对点训练(xùnliàn)1:读“北半球经纬网图”,图中AFB位于赤道上,AEB为晨昏线,PEQ在同一条纬线上,此时北极点为极昼。关于图中各点之间距离的判断,正确的是()A.AN=EF=1/2赤道B.AE=BN=AFC.BE=AP=BPD.AP=PN=AB知能(zhīnénꞬ)点二比例尺的应用2.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形坡度、风力(fēnglì)大小的关系(1)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如下图,图中等高距相同,a、b、c、d处坡度大小为a>c>d>b。(2)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fēnglì)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fēnglì)越小。3.比例尺的缩放(1)比例尺缩放的计算:①将原比例尺放大(fàngdà)到n倍,则放大(fàngdà)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②将原比例尺放大(fàngdà)n倍,则放大(fàngdà)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④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2)图幅的缩放是面积的缩放,而比例尺的缩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