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试作弊的反思.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关于考试作弊的反思.doc

关于考试作弊的反思.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关于考试作弊的反思作者:潘旭东期末将至,作弊又成了寝室卧谈的热门话题。一、你是否作过弊?——作弊者占绝大多数在“你是否作过弊”的问题上,绝大多数被调查者都承认曾经做过,在这个问题上所表现出的一致性表明作弊行为已经在校园中蔓延开来,校园氛围对作弊行为本身和作弊者都表现出较为宽容的态度,作弊在学生中不再是羞于启齿或倍感耻辱的事。同时,作弊行为发生的多少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学校学风的好坏。据调查,知名高校、重点院校的作弊者相对较少,而普通高校和地方院校的作弊者则相对较多。二、作弊的动机是什么?——为了有个好成绩动机支配行为,被调查者中约有90%的人都是为了取得好成绩。面对日益激烈的同学竞争,分数是最有利的武器。“优秀学生”、“优秀干部”的评选,奖金的发放、考试的最终排名等等一大堆和学生相关的切实问题无不与考试成绩直接挂钩。于是,成绩好的想考得更好,中等的比拼赶超,差的也不想考试挂红灯。另外,取得好成绩的压力也有一部分来自家长。特别是贫困家庭出来的学生,父母的期望成了自己最大的压力。一同学在被调查时谈到:“应试教育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现在许多学生都是为了父母而学习,自己对学习没多大兴趣,为了让父母高兴,只有靠作弊。”曾有一位考试舞弊被当场捉获的同学流着泪说道:“当我绞尽脑汁解答不了题时,我就想到了乡下种田的老父老母,我不得以作弊了,我不想让他们失望…还有一部分成绩不错的学生也帮助差生作弊,他们的目的是除了取得更好的成绩外,也通过“帮助”别人考试过关而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成绩好的同学往往对其他同学的这类要求不便回绝,否则将成为“不够义气”的典型,作弊成了学生之间变相沟通的方式。三、作弊通常用的手段有哪些?——偷看、翻书、传纸条从调查中我们发现,作弊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最常用的手段是偷看、翻书,还有的是夹带、传纸条、与同学对答案。面对层出不穷的作弊手段,监考人员防不甚防,许多学生都能成功地达到目的,而多数成功者事后也常在同学面前吹嘘。除了上面提到的比较老式的作弊工具和手段外,新的作弊工具也层出不穷。工具一:电子作弊笔。与普通的笔很相似,外形比一般的钢笔稍大些,笔的前端有红外线装置,可识别英语单词,并将其翻译成相对的汉语,显示在笔身上。这种笔是美国原装的,约可储存5万个单词和3万个词组,在广州售价1680元。据一位用过的女生介绍,她曾凭借此笔的帮助顺利通过大学四、六级英语考试。屡试不爽。工具二:一个看起来很平常的透明胶带,开口处一圈圈拉开后竟发现粘胶的一面上粘满了各种字符。除此之外,一些女生利用其长发与同班同学合作舞弊。大家一进考场,成绩较差的长发女生事先将手机隐藏好,将耳机掩在长长的头发里,成绩较好的学生做完试卷后提前走出考场,查找书籍将答案用手机通知给还在考场中的学生。前不久,南京财经大学为警告考生,特意收集了历年考试中查获的作弊工具和对作弊学生的处分决定,举办了一个展览,并组织学生进行参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这种“别开生面”的展览多少让人感到苦涩。编者手记:诚信何以变得如此沉重不知从何时开始,考试的严肃性已被鞅自谛T胺豪某稍帧U馐且桓龉坏娜从执┳乓我?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诚信被人遗忘。当“别人都在作弊,我不作弊就显得不公平”之风蔓延时,是否就意味着大家都作弊就能体现出公平竞争?当一种行为成为一种观念并形成潮流时,作为当代大学生,明知这种潮流是不合理的,也会选择随波逐流?在有些人看来,高分与能力已没有必然的联系。很多被调查者认为现今的考试制度存在大量的弊端,他们也不屑于这种考试,认为考试无非是临考前背背笔记,再在试卷上“copy”,这样的考试没意思,但是谁都没忘记自己需要高分,至少需要及格分。在分数与利益面前,“诚信”在人们心中变得一文不值。我们不无感叹:当诚信遭遇弄虚作假、高分的利益、习以为常的社会不良之风时,显得何等脆弱!诚信是一个人的基本品质,一种职业的基本道德,谈及它的时候隐约有几分沉重。当弄虚作假给我们的社会造成重大危害时,人们会纷纷指责他人遗忘了诚信,而很少有人意识到从我做起。坚守诚信与取得高分其实并不矛盾,平时脚踏实地学习,投入相应的时间和精力,所谓水到渠成、厚积薄发,平时努力了,考试自然成竹在胸,不必花心思去想如何安全作弊。面对激烈的竞争,而对社会的压力,学生们应该形成一种正确的价值取向,学到真本领,从自我做起,不让舞弊之风肆虐。四、对作弊行为有何看法?——想考试不过关的是傻瓜大多数被调查者都表示作弊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但是同时他们都会为自己找出种种理由原谅自己。对此有人认为“社会风气如此,没有什么不对的,谁想考试不过关那是傻瓜。”“社会上诸如成人高考、各种职称考试中,存在着公然掏钱请枪手代考,或者考场内夹带、互相抄写、手机传输答案等现象,而走后门、送礼、送红包请客吃饭早已习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