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6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doc

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园林水景艺术设计初探刘华斌曾云英Ξ(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江西九江332005)摘要:作为园林四要素之一的水体,在园林设计和艺术表现中,一直就是倍受重视、豢?或缺的环节。它具有灵活、巧于因借等特点,能起到组织空间、协调园景变化的作用。加之人具有天生的亲水性,所以往往水景就是全园的视觉焦点和活动中心。全面了解园林理水艺术的渊源、手法,有助于水景艺术设计的发展。关键词:园林;传统;人水关系;水景艺术;水景设计中图分类号:S6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838(2005)03-0053-(05)水作为一种晶莹剔透、洁净清晰、既柔媚又坚韧的自然物质,以其特有的形态及所蕴涵的哲理思维,不仅早已进入我国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如诗文、绘画、音乐、戏曲、雕塑等方面,而且也已成为我国园林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最富魅力的一种园林要素。1天然的人水关系水是生命之源,它象阳光空气一样滋润养育万物,人们还能进行游泳、垂钓、划船、运输、植物渔业生产,所以古人对于水的感知非同一般,他们将水的本性以拟人化的评价,归结为德、仁、义、智、勇、善、正的品德:水愿意给予一切生物以润泽,所以水最无私最有“德”;凡水到之处,即有生命成长,所以很“仁爱”;水往低处流,直曲都循其理,有“义气”;水是浅者流行,深者莫测,很有“智慧”;水能赴百刃而不疑,有“勇”;水能濯我足濯我缨,洗净污浊,与人为“善”;水至量公平,最“公正”,这种评价实在精彩,又实在真实,清晰地反映了水与人天然的物质与精神联系。也正如此,人本能地喜欢水,接近水,赞美水,眷恋水。仅仅在中国的诗文领域,就有无数的以水为主题,阐述智慧哲思,赞美山水美色的名篇佳句,“逝者如斯,不舍昼夜”,告诉人们要珍惜光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鞭策君王居安思危。而描绘山水美色的,“湖光秋色两相和,水面无风镜未磨”,“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阴阴溪曲绿交加,小雨翻萍上浅沙;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诗人们都以喜悦之心把瀑布、山泉、湖水、溪流描写得气势壮观,生动活泼,或清新幽静。至于“淮阴春尽水茫茫”,“红叶青山水急流”,“疏影横斜水清浅”等咏水名句,在历代名见文库里,更是不可胜数。中国的山水画对园林水景的影响直接,也很深远,唐宋时期,出现了园林水景借鉴于山水画,而山水画渗透于水景园的情况。宋代画家张择端的名画《金明池夺标图》就是描绘了水上龙舟赛会的嬉戏活动的热闹场面,还有宋代李唐德《濠梁秋水图》、明代袁尚统的《洞庭风浪图》、清代石涛的《东庐听泉图》等,都是绘水的佳作。正是这种“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艺术哲思,寄情山水、崇尚自然的审美理想和文化传统,深深地影响着中国园林。秀丽的山川湖泊,浓郁的风土2005年第3期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ofjiujiangUniversity(naturalsciences)2005N013Ξ[收稿日期]2005-05-26[作者简介]刘华斌(1978-),男,九江学院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人情,加之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诗情画意般的中国园林应运而生,而水,作为园林造景四要素之一,是中国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园林只要有了水,一切都生动起来了,从这意义上讲,水是中国园林的灵魂。2水在传统园林中的运用2.1发展中国园林最早运用水到园林是何时又以何种形态出现?古籍记载:“王在灵沼,於人鱼跃”,可见,灵池、灵沼就是最早的园林水池,那时帝王已经在欣赏园林池沼中的游鱼之乐了。秦始皇派人去东海的三仙山求长生不老药,未成功后,就在咸阳引渭水为池,筑起了兰池宫水池,并在池中修建了模拟的海上仙山———蓬莱山等。汉代,建章宫内的太液池中,更明确地筑有象征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岛屿,从此奠定了中国园林“一池三山”的基本理水模式。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社会动乱,官僚士大夫阶层转向寄情山水,雅号自然的风尚,一时造园成风,从文学作品《山居赋》、《小园赋》等可窥见当时造园的指导思想与创作方法,“曲水流觞”成语就产生于此时的园林中。唐宋之后,园林继续向成熟发展,由于各代都城和经济文化中心的变迁,所以优秀的园林分布大江南北,集中于长安,洛阳、北京、临安、苏州、扬州等地,园林的形式也出现分化,皇家园林和私家园林呈现迥然不同的风格,但水在这些园林中地位都异常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