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二第十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提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1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历史必修二第十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提纲.doc

历史必修二第十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提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十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Part1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影响一.原因西方的侵略(武力、签订不平等条约夺取特权进行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二.影响⒈破坏性: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使中国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⒉建设性: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冲击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⒊中国社会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经济结构: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产生社会结构:买办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诞生了最早的无产阶级Part2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一.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是19C40-60S)⒈原因:西方侵略,小农经济自身有无法克服的弱点⒉表现:⑴洋纱洋布倾销,导致自然经济破产(“松太布市,消减大半”,导致“纺织分离,耕织分离”,大批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⑵农产品商品化,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三.中国近代企业㈠洋务运动(19C60-90S)﹡地主阶级出现洋务派:主张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内忧外患顽固派:排斥一切外来文化⒈原因:清政府内外交困⒉目的:“自强”“求富”(直接)维护清政府统治(根本)革新而不除旧,预示失败⒊内容⑴军事工业(前期)①口号:自强②工业:1861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中国首家官办军工企业,标致中国近代工业起步),1865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制造局③性质:官办封建④弊端:消耗高,效率低,官僚不懂技术,技术操纵在洋人手中⑴民办工业(后期)①口号:求富②工业:1881开平煤矿(李鸿章,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化开采的煤矿),轮船招商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③性质:官办(封建),官商合办,官督商办④作用:分洋利,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客观上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⑶筹划海防,建海军⑷自设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培养科技、翻译人才⒋结果:失败⑴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⑵失败原因:洋务派缺乏强有力的、健全的领导核心顽固派的阻挠外国人不想让中国真正富强⒌评价积极⑴引进西方的一些近代技术,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对外国经济侵略起了一定抵制作用⑵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⑶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机器生产)消极洋务运动没有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维护封建统治,培养的学生不能真正的学有所成(根本原因在于没有触动封建制度)㈡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具体内容见第十一课)第十一课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一.民族工业的历程民族工业的产生—19C70S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C末20C初民国时期的民族工业—1912~1949⑴民国时期(1912~1937)黄金时期⑵抗战时期(1937~1945)日益萎缩⑶解放战争(1946~1943)陷入绝境二.历程的具体知识点⒈民族工业出现⑴时间地区:19C70S前后,东南沿海(通商口岸,外国人最先侵入的地方,自然经济最先解体)⑵条件:列强的入侵,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市场、劳动力)外资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技术)一些商人、官僚、地主投资于近代企业(资金)⑶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南京条约》),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北京条约》)⑷影响: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资产阶级诞生对自然经济和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分别产生冲击和抵制作用⒉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⑴时间:甲午战争后—20C初⑵原因:内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解决财政危机1903年设立商部,奖励工商,社会兴起实业救国热潮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引发振兴实业高潮外因甲午战争后,进一步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⑶代表人物:张謇,周学熙,荣宗敬,荣德生等⑷影响:中国资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领导政治运动﹡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状况概况:棉纺织业发展迅速,在夹缝中生存﹡中国资产阶级特点:双重性①革命性②妥协软弱性原因:自身阶级属性决定根源:特殊的社会性质无产阶级特点:彻底革命性(具体知识点见表格)三.特点:先天不足,后天畸形,夹缝中生存⒈短暂春天,发展迅速,规模空前⒉轻工业有显著发展,重工业有一定增长⒊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⒋与外国资本、传统经济形式相比,仍具弱势地位四.民族资本的困境⒈外国资本的压迫⑴一战结束后不久,外国资本卷土重来⑵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的破坏与掠夺造成民族工业日益萎缩⒉官僚资本的侵蚀⑴实现“经济统制”政策,通过统购统销及专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