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太阳光照图的判读专题复习(一)类型:1、侧视图(1)类型:2、俯视图(1)类型:(2)方法:首先判断南北极点(据地球自转方向);其次观察南北极地区的极昼和极夜情况,判断日期和太阳直射点和太阳直射点位置。3、矩形投影图:(1)将南北两极放大到与赤道等长(变形),图上的晨昏线与昼夜分布较难判断,主要是靠晨昏线和极圈内的极昼夜及赤道上昼夜平分且日出、日落时间为6时和18时等来判断。(2)方法:首先标出自转方向,再判断出晨错线,通过图中的晨线或昏线判断出昼半球或夜半球的区域,最后通过极昼、极夜的范围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90ºW0°4、变式图读图.图中AB所在经线为150°W,回答1~2题。(阴影部分为黑夜)5、公转轨道图方法:(1)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必须一致;(2)地轴的倾斜方向保持一致;(3)地轴北端倾向太阳一侧时为夏至日;(4)夏至日地球必须位于远日点附近,冬至日地球必须位于近日点附近。6、坐标图:一般用时间、太阳高度作为横、纵坐标。方法:(1)由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算出昼长,从而判断半球;(2)太阳高度最大时该地地主时是12时,若太阳高度等于90°,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若该地24小时都有太阳高度,说明有极昼。若太阳高度整日不变,就为极点。(判图的关键一是看清坐标轴是什么,随什么的变化;二是抓端点和拐点,端点之间展示整体状态,拐点反映特殊情况)。日照图类型面面观对日照图的阅读分析,首先要熟悉各种日照图及变式图形。其次是把握日照图分析的三大技巧:①根据自转方向和已知经纬线(或特殊信息提示)判断出图中各经纬线的经纬度。②根据晨昏线与经纬线的特殊关系判断出所代表的日期(节气、季节):晨昏线与某一经线重合——二分日;晨昏线与南北极圈相切——二至日。③找出通过晨昏或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并判定时间分别为6:00和18:00,然后依据这些有效信息来推算不同经度的时间或全球二天日期的分割。1、晨昏线(1)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同时,晨昏线摆动于南北两极的两侧各23°26′,其特征可从以下两方面把握:①晨昏圈所在平面永远与太阳光线垂直;②必须通过地心(即平分赤道)。(2)晨昏线上的时间信息晨昏线由两条半圆线组成,即晨线和昏线。在光照图上,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3)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晨线上的各点为日出(明);昏线上的各点为日落(黄昏)。(4)晨昏线与经线圈重合:一年中只有春秋二分相交:一年中绝大部分时间交角最大时为6月22日或12月22日前后,为23°26′(5)根据晨昏线判断昼夜长短晨昏线把所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两部分,位于昼半球的为昼弧,位于夜半球的夜弧。除了春秋两分日和赤道上之外,各地的昼弧和夜弧均不等长。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所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因为沿地表任一点所在纬线圈随地球自转一周,所经过的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即每跨经度15°,历时1小时,故某地昼(夜)长计算公式如下:某地昼(夜)长=该地昼(夜)弧所跨经度×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要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就要判断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经度。(1)纬度位置:根据现有的教学要求,有三种情况,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和赤道上,判断的依据是观察极圈内的昼夜状况。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等于晨昏线与经线的交角。(或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与极夜最低位置之间的纬度差正好为90°)。(2)经度位置:判断的依据一是根据已知经线地方时找出地方时为12时的经线,二是从图中直观看出平分昼半球的经线。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1)太阳直射点上的太阳高度为90°,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等于0,昼半球的太阳高度大于0,夜半球的太阳高度小于0。(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一是纬度分布规律:同一时刻,正午太阳高度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二是季节分布规律: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3)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首先要明确两个纬度: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所求地的纬度,根据以下公式计算:某地正午太阳高度=90°--(太阳直射点和该地间的)纬度差。日出、日落:(1)晨线上的各地同时日出,昏线上的各地同时日落。(2)根据某地昼夜长短计算日出日落时刻:日出时刻=12—昼长/2;日落时刻=12+昼长/2。地球自转、公转的速度(1)自转:自转的角速度各地相同,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2)公转:夏至日速度较慢且还在变慢,冬至日速度较快且还在加快,因为地球公转7月初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