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采薇节选说课稿《采薇》说课稿一、说课程概述《采薇》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也是《诗经》中最为著名的抒情诗篇之一。此诗以一个返乡戍卒的口吻,唱出从军将士艰辛的生活和思归的情怀。每章八句,前五章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末章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这首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情景交融,是《诗经》中广为传诵的名句。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采薇》的作者、朝代等基础知识。2.理解并分析《采薇》中运用的比兴手法及其作用。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采薇》。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诗歌内容。2.利用多媒体手段,如音乐、图片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感受古代战争的残酷与将士们的爱国情怀。2.培养学生团结友爱、艰苦奋斗的精神。三、说教学重难点重点:1.《采薇》中比兴手法的运用及其作用。2.对《采薇》中思乡之情和战士们英勇无畏精神的体会。难点:1.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采薇》中的情感内涵。2.如何通过朗读和背诵加深对《采薇》艺术特色的理解。四、说教学方法讲授法:用于介绍《采薇》的作者、朝代等基础知识。讨论法:用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理解诗歌内容。朗读法: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对诗歌的感性认识。多媒体教学:利用音乐、图片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五、说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战争题材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采薇》这首诗。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采薇》的作者、朝代等基础知识,以及诗歌中运用的比兴手法。文本阅读(15分钟):教师范读,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然后学生自由朗读,圈点勾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合作探究(10分钟):学生分组合作,围绕“《采薇》中的思乡之情”和“战士们的英勇无畏精神”两个主题进行探究。每组选出代表,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其他同学可以提问或补充。情感体验(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战争场景和将士们的生活状态,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士兵们的思乡之情和英勇无畏精神。然后教师范读最后一章,进一步加深情感体验。总结归纳(5分钟):教师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采薇》的艺术特色和思想感情。同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社会、关爱他人,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和奋斗精神。拓展延伸(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或图书馆资源搜集关于《诗经》的其他作品进行阅读和比较研究。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创作类似主题的诗歌或散文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六、说评价方式课堂表现(20):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参与度、发言情况、情感体验等方面。作业完成情况(20):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情况包括作业质量、创意程度等方面。阶段性测试(40):定期进行阶段性测试以检验学生对《采薇》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期末考试(20):进行期末考试以全面评估学生对《采薇》的学习情况。采薇节选说课稿(1)《采薇》说课稿一、说课程概述《采薇》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通过学习这首诗,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战争的厌恶,还可以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二、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采薇》的作者、朝代等基础知识;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学会欣赏诗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解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古代人民的苦难生活,激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厌恶;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三、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诗歌的内容、意境和意象的欣赏;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2.教学难点:理解诗歌中描绘的战争场景和人民苦难的生活境遇;感受古代文学中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四、说教学方法1.情境导入法:通过播放相关历史画面或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2.朗读法:通过多次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培养语感和审美能力。3.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就诗歌的主题、意象、情感等方面展开交流,深化对诗歌的理解。4.作业法:布置相关作业,如写一篇关于《采薇》的读后感或赏析文章,巩固所学知识。五、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5分钟)播放相关历史画面或音乐,创设情境。提问学生:“你们想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分享对战争的看法和生活体验。2.朗读与感知(1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