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B)(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上传人:青团****青吖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模块检测(B)(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模块检测(B)(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模块素养检测(B)(第一至第四单元)(9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2020·北京高二检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家电企业将组装工厂向国外转移,日资家电组装工厂转移目的地随时间的变化路径为日本—韩国—中国—越南,据此完成1、2题。1.日本家电组装厂不断转移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B.减少能源消耗,改善环境C.提高迁入地的劳动力素质D.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2.20世纪90年代末,日资家电组装工厂从中国向越南转移,主要原因是越南比中国()①市场规模大②基础设施水平高③土地租金低④劳动力成本低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1选D,2选D。第1题,家电组装厂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转移是为了寻找廉价劳动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对区域经济一体化、能源消耗的影响较小;提高迁入地的劳动力素质不是目的。第2题,越南比中国经济落后,土地租金低、劳动力成本低,③④正确;我国市场规模大、基础设施水平高。(2020·温州高二检测)城镇化过程中,常住人口出现持续流失的城市称之为“收缩型城市”。“制度响应”是指当地政府针对社会经济状况采取的应对措施。下图为收缩型城市成因四种模式图。据此完成3、4题。3.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鲁尔区部分城市的衰落与图示四种模式类似的是()A.模式ⅠB.模式ⅡC.模式ⅢD.模式Ⅳ4.关于四种收缩型城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模式Ⅰ—城市等级下降B.模式Ⅱ—交通拥堵改善C.模式Ⅲ—服务范围扩大D.模式Ⅳ—产业结构优化【解析】3选A,4选B。第3题,鲁尔区以中小城市为主,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煤炭和钢铁工业衰落,整个区域许多城市都出现了资本和人口向外转移的现象,与模式Ⅰ特征相似,因此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鲁尔区部分城市的衰落与模式Ⅰ类似;鲁尔区没有一个中心城市,因此与模式Ⅱ不同;鲁尔区的衰落不是当地政府针对社会经济状况采取的应对措施失败导致的,因此与模式Ⅲ不同;鲁尔区衰落不是由于附近大都市的崛起,吸引当地人口和资本而导致的,与模式Ⅳ不同。第4题,模式Ⅰ表示收缩型城市部分人口和资本向外转移,但其服务范围并没有多大变化,因此城市等级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模式Ⅱ表示部分人口和资本向周边新城、副中心和工业区转移,使得市中心的人口和产业压力减小,交通流量可能减小,因此交通拥堵改善;模式Ⅲ表示因制度响应失败导致社会经济状况变差,使得部分人口和资本向其他地区转移,当地对周边地区吸引力减小,因此服务范围不会扩大;模式Ⅳ表示大都市吸引中小城市的人口和资本,导致中小城市的收缩,劳动力和资本流失不利于当地产业结构优化。(2020·绵阳模拟)蓄水能力是评价土壤涵养水源、调节水循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下表为四川盆地东部海拔350米~951米某山不同林地土壤孔隙度和持水性材料。据此完成5~7题。林地类型孔隙度/%有机质含量饱和持水量/(吨/公顷)总孔隙非毛管孔毛管孔/%针阔混交林5914454.62503常绿阔叶林6316473.18648楠竹林5212402.08312灌木林7317567.7918335.最不适合该山地作为水土保持林的林地类型是()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6.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A.针阔混交林B.楠竹林C.常绿阔叶林D.灌木林7.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与其关联度最小的是()A.植物种类多B.枯枝落叶多C.地表径流大D.年均温较高【解析】5选B,6选D,7选C。第5题,“林地土壤蓄洪作用主要反映在毛管孔隙水的贮存能力上。”在材料所给的四种林地类型中,楠竹林的毛管孔隙度最低,说明楠竹林的林地土壤蓄洪作用最小。这表明,水土保持作用最小的是楠竹林。第6题,“土壤持水量饱和后会产生地表和地下径流”,说明土壤饱和持水量越多,产生的径流就越多。表中显示,四种林地类型,饱和持水量最大的是灌木林,所以不考虑其他因素,在相同降水条件和相同前期土壤湿度条件下,产生径流时间最长的是灌木林。第7题,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植物种类多,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枯枝落叶多,将更多的有机养分归还给地表;地表径流大,会加大对地表有机质的侵蚀、搬运等作用,导致有机质降低;年均温较高,化学和生物风化增强,有机残体归还较多,有利于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本题要选择与当地灌木林有机质含量高关联度最小的。(2020·青岛高二检测)重庆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充分利用当地优势条件,积极发展国际贸易。读图,完成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