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捐款修路的倡议书有关捐款修路的倡议书在生活中,接触并使用倡议书的人越来越多,倡议书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的特征。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倡议书感到非常苦恼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有关捐款修路的倡议书,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有关捐款修路的倡议书1xxx:陕西终南山自古就是隐士修行的首选场所,而终南山观音古洞楞严道场是近年来蜚声佛教界的又一处修行圣地。它坐落在西安市长安区五台乡石砭峪大瓢沟村青峰山的山顶上。这里山峦峻拔跌宕,高耸的群山环绕观音古洞形成硕大的天然莲花,无比磅礴壮美,确是稀有难得的灵秀宝地。据传,这里的观音古洞是观世音菩萨应化之处,历代均有苦行僧人于此居住清修。近代著名四大高僧之一的虚云长老曾在此隐居修行多年,他所搭建的茅棚依旧矗立山巅。现如今,在114岁高龄的大德高僧上普下光师父的努力感召下,带领四众弟子们难行能行、非忍而忍,凭借大愿力、大悲力、首楞严三昧力,披荆斩棘,开山凿石,背土扛泥、挑砖担瓦。他们从来不顾自身如何困苦,从来不想山上缺水少粮,从来不嫌自己衣衫褴褛,一心为四众弟子创造一处优美的修行场所,他们所付出的艰辛与汗水非我辈凡夫所能感知。通过十多年的顽强拼搏,建成大雄宝殿五间,两栋寮房几十间,观音古洞楞严道场已经初具规模。这里虽然山高崖陡、路险人稀,依然挡不住朝圣者来此修行的脚步。随着上山修行人的不断增加,原本唯一一条崎岖陡峭而又狭窄的小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人流物流需求。山上资源匮乏,交通不便。多年前经普光弟子和西安的义工菩萨们发心修了一条几十里村路通往寺院的简易沙路,只是现在有一条约一公里的石头台阶路,简陋难行,尤其是老人儿童更是行走不便,存在人身安全隐患。老年人爬山需要一个小时以上;给寺院运送生活物资和佛子们的行李需靠钢索牵拉卷扬机传送,行程长达一公里,往返一趟在20分钟以上,载货数量非常有限。尤其让弟子们揪心的是:普光老和尚由于腿受伤过,没有了膝盖的半月板,坐经常在半空中停运的卷扬机上下山!为了改变这种状况,让更多的信众方便上山修行,20xx年7月2日经诸善信老菩萨们开会提议,欲将这段一公里的石阶路改造为4米宽的混凝土路,希求广大善信慷慨布施,播种福田。我们向社会各界热心佛教事业的善男信女发出捐资修路倡议:世间、出世间无不以修桥铺路为上善之功德,灭罪消愆之善举。善男子、善女人因布施而获无量福祉,诸菩萨摩诃萨以具足六度万行而得成圣果。寺院总集三宝,为圣中之圣,天中之天,是锻炼菩萨的大冶洪炉。通往寺院的路即为通往般若彼岸之路,若能方便布施,成就般若之路,其福德不可思量。愿诸大德量力而为,随缘而助,或施财、或施物、或施力,或见作随喜,皆能获不思议之功德福慧。感望善男信女乐善好施,踊跃出资出力共建菩提路。倡议人:xxx时间:xxxx年xx月xx日有关捐款修路的倡议书2尊敬的各位家乡人:割庭坪,山多地少,道路崎岖,是名副其实的偏僻小组。祖祖辈辈以来,勤劳善良的村民出行、生产,行走在坑洼不平的`山路泥路上,天晴一身灰,下雨一身泥,诸多不便!车辆出入更是困难,而且存在严重的交通隐患。路不通,严重影响了村民们的生产生活,也严重制约了村里的经济发展。本人林镇星,是上仓村大家庭的一位成员,xxx年牵头修筑了一条入村的水泥路,这条道路修完总共花费工程款25万元。我们割莛坪组只有一个92个人的小组,由于村民没有较大的经济来源,靠出门打工挣钱,这样大的金额给我们带来很大的困难。但是为了改变小组的道路情况,让村民能够有一条安全道路,我们筑路决心坚决于xxx年底正式完工通车;并小组里每个人口收取1200元,村委也给了很大的支持,同时也收到功德热心款将近2万;虽然我们一直努力筹集款项,但筑路的资金还存在一点困难;同时修路方的款也一直无法付清,到目前xxx年06月18号为止还差将近3万9左右的修路款要支付出去;我们也是属于上仓大家庭的一组,望各位上仓青年、热心人士伸出援手,再次支援我们小组;也许一百块对各位是一顿饭钱,但是对我们来讲就是给这条路提供了四五包的水泥啊!不管热心捐款钱多少但人多起来的钱力量是无穷大的;决定如下,凡捐资300元以下的人士,捐款人芳名书于海报,张贴以示感谢;捐资300元以上人士,芳名将铭刻在热心功德榜,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其功德,功德榜会在今年8月树立完成;如蒙您的支持响应,我们深感荣幸,感谢各位!倡议人:xxx时间:xxxx年xx月xx日有关捐款修路的倡议书3亲爱的金氏家族子孙后裔,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社会各界人士:你们好!首先向你们致以真诚的问候,诚挚的祝福:祝福你们身体健健康康,家庭和和美美,事业红红火火。纪念祖先是我们做裔孙不可推卸的责任。金氏家族,源远流长!我们明廷公后裔枝繁叶茂,子孙昌盛,人才辈出,安居乐业!今明廷公宗祠年久失修,在历经百年岁月风雨侵袭后,现在的祠堂已是残垣断壁,遍地瓦砾,面临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