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路捐款倡议书.docx
上传人:努力****幻翠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修路捐款倡议书.docx

修路捐款倡议书.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修路捐款倡议书修路捐款倡议书范文(通用19篇)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倡议书使用的情况越来越多,倡议书是由某一组织或社团拟定、就某事向社会提出建议或提议社会成员共同去做某事的书面文章。那要怎么写好倡议书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修路捐款倡议书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修路捐款倡议书1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贤仁志士:你们好!树高万丈,根在家乡。不管您身在何方,身居何职,身事何业,您一定忘不了生您养您的故土,眷恋着故乡的山水,牵挂着故乡的亲人,关注着故乡的发展,企盼着故乡的.佳音。你们是家乡的骄傲,家乡是你们的牵挂;你们是家乡的脸面,家乡是你们的后盾。盛世龙腾,沐浴党恩。龙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迸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她仍是一片需要我们共同关注与奉献的土地。常言道:要想富,先修路。龙由公路曾在你们的鼎力资助下于早期修建,为当地商贸往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路面狭小,曲折弯多,年久失修,来往车辆避让不易,过往行人受吓担惊。龙由公路升级改造,民众疾呼!龙岗乡党委、政府听察民意,顺民心,解民忧。屡经周折,升级改造工程终得立项,并列为石城县委、县政府20xx年1号重点工程。机会来之不易!新龙由公路按国家三级公路标准修建,路基宽7.5米,路面宽6.5米,定于20xx年6月破土动工。该工程总投资1000万元人民币,上级补助资金约600万元,其余资金由当地自筹解决。民之需,务之急,行之难,显而易见!为此,龙岗乡党委、政府倡议:各位父老乡亲、贤仁志士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共襄盛举,玉成此事!此发展之路筑成,坦途通畅,便捷人近,积惠民之德,造百姓之福。为彰显精神,传承美德,勉励后人,刻碑铭记:1、捐资50元以上者,载入“修路志”功德芳名录;2、捐资100元以上者,刻入功德碑,嵌入功德墙;3、捐资1万元以上者,在“修路志”上载入个人照片,并邀请参加竣工典礼仪式;4、捐资10万元以上者,居住地村(居)委会在其宗祠或家祠赠予镌有“功德无量、垂范后世”字样的牌匾;5、捐资50万元以上者,以捐款者本人或其亲属姓名冠名一段路或一座桥。我们承诺:所捐善款专款专用,接受审计、财政及社会各界审查监督。我们深信:筑路善举,一定能得到您的鼎力资助!此致敬礼!倡议人:xx日期:20xx年xx月xx日修路捐款倡议书2亲爱的xx家族子孙后裔,尊敬的各位父老乡亲、社会各界人士:你们好!首先向你们致以真诚的问候,诚挚的.祝福:祝福你们身体健健康康,家庭和和美美,事业红红火火。纪念祖先是我们做裔孙不可推卸的责任。xx家族,源远流长!我们明廷公后裔枝繁叶茂,子孙昌盛,人才辈出,安居乐业!今明廷公宗祠年久失修,在历经百年岁月风雨侵袭后,现在的祠堂已是残垣断壁,遍地瓦砾,面临倒塌。为使先祖早日安卧于华堂,了却众裔孙崇宗敬祖之心愿,我们决定重建明廷公宗祠。但由于道路不通,重建工作困难重重。要建祠先修路!因此,我们决定在公祠前方右侧半山修建一条长约800米、宽4米的砂石路通到公祠门前。初期先由我们自己建出路模,后期再争取上级政府铺设硬底化。经专业修路人士现场勘察预算,修建路模需投入资金约十万元。考虑到后续重建明廷公宗祠众子孙后裔负担较重,经过大众商议,我们向xx家族宗亲、父老乡亲、外出乡贤、私营企业老板、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发出修路募捐倡议,不分南北,不分老幼,不分多少,慷慨解囊,踊跃捐资。如承蒙得到您的支持,我们将万分感谢,并郑重承诺:对募集到的所有资金都建账造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并进行公示。我们将在路口设立“重建明廷公宗祠修路捐款功德碑”,捐款390元以上者均刻碑铭记。募集款项请于今年6月1日前汇入指定账号或由各村负责人收集后交到金发全处,以便早日动工修路,争取上半年完成。世界再大,总有我们的根;历史再长,总有我们的祖!我们的根在行迳,我们的祖是明廷公!修好公路,建好宗祠,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届时还请各位子孙后辈、父老乡亲常回家看看!此致敬礼!倡议人:xx日期:20xx年xx月xx日修路捐款倡议书3尊敬的xx(先生女士):您好!浓春时节,谨让我们代表全村1000多家乡父老乡亲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并祝您工作顺利,合家安康!我们安梓溪村(由原安梓溪村和梓相坪村合并而成)方圆17.3平方公里,有300多户,1000多人口,上世界80年代,我们举全乡之力修通了土城至梓相坪10公里的通村公路,经过家乡父老多年的辛勤劳作,家乡的面貌有了初步的`改善。物换星移,时过境迁,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望着全社会和周围各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急切盼望着家乡父老能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然而那条10公里长的土公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行车难,物流难,成了全乡村级公路中最差的一条道,成了家乡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成了您回家省亲的一个“痛”,成了加速家乡经济发展的当务之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