倓虚法师佛七开示简介-净空法师主讲.docx
上传人:13****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K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倓虚法师佛七开示简介-净空法师主讲.docx

倓虚法师佛七开示简介-净空法师主讲.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倓虚法师佛七开示简介净空法师主讲倓虚老法师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间开示的这个录音带,是由旧金山甘居士处得到的,感到非常希有。···倓虚法师佛七开示简介净空法师讲于圣荷西弟子刘承符笔记诸位同修:今天要向各位报告的是倓虚老法师早年在香港佛七期间的开示。这个录音带是由旧金山甘居士处得到的,感到非常希有。老法师在香港圆寂已二十多年,这个带子流传时间很长,辗转拷贝,音质已差了很多,不容易听得清楚。我一九七七年第一次到香港讲经,住在中华佛教图书馆,该馆系倓老创办,我去时老法师已圆寂多年,无缘见到。倓老终身事迹在《影尘回忆录》中说得很清楚,他不情愿写传记,也不情愿把终身的事迹告诉人。大光法师是位有心人,他与倓老平日用聊天的方式请倓老讲从前的故事。听到以后都记下来,写成这本回忆录。倓老是中年出家的,出家的过程亦相当艰苦。未出家时,他在北方开一间中药铺,铺中有一位同事是学佛的,专读《楞严》。回忆录中有一段提到此君,说他八载寒窗读《楞严》。用八年的时间在一部经上用功,很如法。有一天中午药铺生意清淡,此君在座位上打盹。在似梦非梦中看见两个人来,是他的冤家。从前由于财务纠纷,同这两个人打官司,他打赢了,那两个人一窝心就上吊他杀了。看到他们来的态度很和善,似非寻仇。来到面前就跪下了。问他们有何事,他们说:‘请求你超度我们。’他说:‘我没有能力超度你们。’他们说:‘只需你答应就行。’他说:‘好,我答应你们。’说了以后,这两个人就顺著他的肩膀升天了。过了一会儿,又有两个人来,一个是他过世的太太,一个是他死去的小女儿。两个人也是一样请他超度,他也答应,他们也顺著他的肩膀升天了。待清醒以后就把这事情告诉倓老。由此可知超度亡魂是真有的,但是要真正修行人,你确有功德,鬼神才找你,否则找你也没用,帮不上忙。倓老出家后对当时天台宗大德谛闲法师非常景仰,即到南方观宗寺谛老座下参学,谛老也很器重他,说他的法缘在北方,将来学成以后应到北方弘法。他接受师教,后来在东北大大小小一手创办了二十多座寺庙,确实是一位有修有学的大善知识。所学虽属天台一系,但终身念佛,由于他亲眼看二十多位念佛往生的,预知时至,无疾而终,站著走的,坐著走的都有。因而他对于念佛法门深信不疑。他老人家也是坐著走的。佛七期间他先介绍佛法纲要,其次即谈到净土宗,他说即使下下品往生的,也比欲界天色界天福报大得多。在香港学禅的风气很盛,他举出谛老常常讲的两个徒弟的榜样,劝勉大家。一位是学禅的,知识份子,出家前曾结过婚,育有一女,对佛法非常敬慕,决心出家,拜谛老为师。其妻并不同意,但亦无法,后来即投水他杀。小女儿托由亲眷抚养。天台山是学教的,他既愿学禅,谛老即把他送到中国最著名的禅宗道场金山寺学禅。该寺又称为江天寺,建筑在长江中一个小岛上。他很有道心,精进修持,数年以后升到首座和尚。寺院中之住持相当于学校的校长,首座等于教务主任,维那等于训导主任,监院是当家师等于总务主任。他升任首座以后,归依信徒多,供养也多,贡高我慢起来,因而道心失掉了,冤家债主找上门,著了魔,说话颠三倒四,俗话说得了神精病。有一天投水他杀,被人救起,过几天又去他杀,也被人救上来。江天寺住持认为事态严重,首座和尚投水他杀,影响大众,乃派人通知谛老,请将其领回。谛老接到消息,立刻亲赴江天寺,由镇江经水路将其接回温州天台山,沿途正常无事。回到天台后,寺院亦讲身份,他曾经作过大庙的首座,所以特别给他一个单独房间,早晚上殿亦随其意。有一天未参加吃早饭,谛老叫查房唤他,扣门无人应,进门见窗户打开。回报谛老,谛老立即派人寻觅,发现在半里之遥的溪中已溺毙,打捞上来,抬至庙中。此时其女哭哭啼啼赶到,谛老问她何人通知你?她说昨晚梦见父母告诉她,今天要到土地庙上任。本来观宗寺之旁早先盖了一座土地庙,谛老乃恍然大悟。他太太跳水死了以后,其鬼魂始终跟随他,最初他参禅道心很强,鬼魂不敢近身,待其道心失掉,护法神离开,鬼魂乃附在他身上,他之总想跳水是被鬼迷。谛老率众在土地庙前为其作佛事超度,并对他说:我们大家为你作佛事,你也得显显灵给我们看看。话刚说完就看见一个小旋风在土地庙前旋转很久,谛老曾经明白。参禅的人为什么直魔,由于清净心失掉了。贪嗔痴慢,事、可能不太严重,而念头不可有,有念头即为招魔之由。如真清净,断性亦无,他太太的鬼魂找他都找不到。谛老常常讲此公案,警惕现前修行人,心不清净即招魔难,落得这个下场,终身修行换了一个土地公。另外说一个念佛的徒弟。谛老尚未成名,大约在四十多岁时,在观宗寺当知客僧。满清末年,教育不发达,只需私塾,小孩多不读书。谛老家境不错,读了几年书,以后即随舅氏作生意。他幼年在家乡有一个发小儿的玩伴,其家贫,未读书,学箍捋匠(北京称之为锯碗的)手艺,生活清苦,深深体会到人生痛苦,他找谛老要出家,谛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