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校】贵州省铜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霞英****娘子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M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全国重点校】贵州省铜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周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全国重点校】贵州省铜仁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五次周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绝密★启用前铜仁一中高一年级防疫期间“停课不停学”网上第五次周考地理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读下表,回答1~2小题。国家美国德国印度日本出生率(%)1.40.92.50.9死亡率(%)0.91.00.80.81.表中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美国B.德国C.印度D.日本2.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A.人口政策B.医疗卫生条件C.婚姻生育观念D.生产力发展水平读图,完成3~4小题。3.图①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图②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B.乙—②C.丙—③D.丁—④4.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①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②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经济发展水平较高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5.下图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下图表示0~14岁、15~64岁、65岁及其以上人口所占比重。完成6~7小题。6.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A.①B.②C.③D.④7.图中②国0—14岁年龄人数所占总人口比重大小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是()A.20%鼓励生育B.60%计划生育C.15%采取移民政策D.30%鼓励人员出国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15~60岁)数之比。读某国抚养比变化及预测示意图,完成8~9小题。8.不同时段人口变化为()A.甲→乙:少儿人口少于老年人口B.乙→丙:劳动人口比例上升C.丙→丁:总人口数量增长缓慢D.甲→丁:老龄化持续加剧9.该国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年份是()A.甲B.乙C.丙D.丁10.“二孩”政策实施以来,调查显示:全国的“一孩”家庭中,43%无生育“二孩”意愿;27%处于“纠结中”;只有30%表示愿意生育“二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居民生育“二孩”的意愿低于全国平均,其主要原因是()A.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B.出生婴儿女性比例低于男性人口C.社会福利及养老保障制度比较完善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收入较高11.清明假期期间,大批游客前往梵净山游览,这种现象属于()国际人口迁移B.国内人口迁移C.省际人口迁移D.人口流动12.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A.李力利用暑假到外地打工,勤工俭学B.我国学者到国外访问讲学半年C.小明一家从江口县城搬到铜仁市区居住D.我校学生高中毕业后去外省市上大学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据此回答13小题。13.若此图表示二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A.从非洲迁往西亚B.从亚洲迁往拉美C.从北美迁往拉美D.从欧洲迁往非洲读“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回答14~15小题。14.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吸引大量民工迁入,而有很多科技工作人员迁往西部地区,主要原因分别是()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⑥15.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的决定性因素是()A.①B.②C.③D.⑥“闯关东”是17世纪至20世纪中国内地向关东(东北)地区移民运动的一种俗称,当时大量的山东、河北等省的破产农民,前往东北地区谋生。近年来大批东北籍退休老人前往海南三亚养老,形成数量庞大的三亚居住半年型人群,又称“候鸟”人群。据此完成16~17小题。16.山东、河北等省破产农民“闯关东”的基本动因是()A.发展旅游B.戍守边疆C.寻找水源D.获得土地17.近年来,海南三亚吸引大批东北籍退休老人前往养老的主要原因是()A.风景优美,交通便利B.冬季温暖,适宜居住C.经济发达,就业率高D.房价低廉,便于落户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支配收入较高,城市化发展水平较成熟的发达国家,许多人永久离开喧嚣浮躁生活环境,到具有温和气候、充足阳光和新鲜空气,或安静古朴、远离都市的地方居住,即“生活方式型移民”。据此完成18~19小题。18.形成“生活方式型移民”的主要原因是()A.地区间经济水平的差异B.地区间环境条件的差异C.地区间就业机会的差异D.地区间投资政策的差异19.“生活方式型移民”对移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缓解人地矛盾B.改善环境质量C.降低住房价格D.带动服务业发展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