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1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集》和《普查资源目录汇编》制作说明根据文化部精神,《资源分布图集》和《普查资源目录汇编》的编制工作是今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分布图集》包括《普查资源分布图》和《特色资源分布图》两大部分。一、《普查资源分布图》绘制本市、州、县(市、区)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分布图,用本地区行政地形图绘制,分为市州、县普查资源分布总图和18各不同类别的普查资源分布图,各类别普查资源分别用数字标出。类别对应数字如下:(1)—民族语言;(2)—民间文学;(3)—传统音乐;(4)—传统舞蹈;(5)—传统戏剧;(6)—曲艺;(7)—民间杂技;(8)—传统美术;(9)—传统技艺;(10)—生产商贸习俗;(11)—消费习俗;(12)—人生礼俗;(13)—岁时节令;(14)—民间信仰;(15)—民间知识;(16)—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17)—传统医药;(18)—其他。二、《特色资源分布图》绘制本市、州、县(市、区)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资源分布图,用本地区行政地形图绘制,以大写英文字母和数字序号标出市、州、县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有关资源,字母和数字序号对应如下(根据名录分为四级10大类):A—国家级名录;B—省级名录;C—市级名录;D—县级名录;Ⅰ—文化生态保护区;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Ⅲ—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Ⅳ—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馆;①—民间文学;②—传统音乐;③—传统舞蹈;④—传统戏剧(戏曲);⑤—曲艺;⑥—传统体育、游艺与竞技(民间杂技、游艺、传统体育与竞技);⑦—传统美术;⑧—传统手工技艺;⑨—传统医药;⑩—民俗(生产商贸习俗、消费习俗、人生礼俗、岁时节令、民间信仰、民间知识)。例:国家级名录传统音乐类:A—②县级名录传统手工技艺类:D—⑧传统手工技艺传习所:Ⅱ—⑧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馆:Ⅳ—⑩三、《普查资源目录汇编》编制本市、州、县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源目录清单,须在原普查成果汇编的基础上进行归类和整合。1、须将本地区普查采录的资源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民族语言、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等18个类别的顺序归类清理。2、并将相同内容而不同地域的资源进行合并。如湘西的土家族摆手舞分布在不同的县域,可合并为一个资源条目。3、对一些不能独立列为资源条目的(如单个的谚语、某一首民歌等),要归到最小的一类中列入资源条目。如音乐的民歌,以体裁形式分为号子、山歌、田歌、小调、舞歌、渔歌、礼俗歌、儿歌、生活音调九大类。在各大类之下又分成若干小类。如“号子”又分为工程号子、林业号子、船工号子、农事号子、矿业号子、石工号子、搬运号子、海洋船渔号子、作坊号子等许多类。如民间文学类的谚语,短小隽永,它以精人的准确性道出了事物十分复杂的本质。从它们所反映的内容上大概分为政治类、经济类和科学三大类。科学类谚语又分为农事谚语、节气谚语、气候谚语、养生谚语、持家谚语、学习谚语、伦理道德谚语等。4、每个普查资源须有传承人情况和有代表性的传承人姓名以及资源濒项目危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