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讲义(表格)(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79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讲义(表格)(北师大版).doc

八年级历史下册复习讲义(表格)(北师大版).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讲义课题考查知识点主要内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时间:1949年9月地点:北平内容:1、制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共同纲领》)---临时宪法(1949—1954)(1)新中国的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2)新中国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2、选举中央人民政府领导----毛泽东为政府主席3、大会确定:国旗为五星红旗;代国歌为《义勇军进行曲》;首都为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决定在天安门广场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三)作用: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好准备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及意义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的标志)(一)中央政府第一次会议1、接受《共同纲领》为施政方针;2、任命周恩来为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朱德为解放军总司令。(二)大典盛况1、时间:1949年10月1日2、毛泽东宣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54门礼炮齐响28响:54门象征参加第一届政协会议的54个民族[或参加第一届政协的54个政治团体,或五四运动],28响代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28个春秋)(三)新中国成立的意义1、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已经取得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2、中国人民站立起来,成为主人;3、中国历史揭开了新的篇章。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签订和平协议,1951年10月,人民解放军胜利进军拉萨,西藏和平解放。意义:标志除台湾和少数海上岛屿外,中国领土全部解放。2、为巩固新中国而斗争土地改革及意义1、标志: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国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2、结果:到1952年底,全国大陆除了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亿多无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3、作用(意义):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废除了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迅速恢复和发展。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1、原因:美国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干涉中国内政;并越过中朝边境,轰炸中国东北边境的地区,严重威胁新中国的安全。为保家卫国(目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开赴朝鲜,抗美援朝。2、英雄人物:黄继光(为了掩护战友前进,他用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枪口。)邱少云(为了保证战斗的胜利和战友的安全,在大火烧身的情况下,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至壮烈牺牲)称号:最可爱的人3、结束: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的签定4、意义: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维护了亚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为新中国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5、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精神、革命主义精神等)3、新中国的内政外交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954年宪法1、1954年9月北京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宪法内容: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4、选举毛泽东为主席,周恩来为国务院总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1)提出: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倡导:1954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一致同意(3)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4)影响: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社会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万隆会议时间:1955年4月;地点:印度尼西亚的万隆;中国代表;周恩来;是有史以来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国际会议,主要讨论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等问题,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的方针是“求同存异”。万隆精神:平等、协商、和平共处4、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49----1956)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解决所有制的问题: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公有制)过渡时期: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1)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完成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4)成就:一田(克拉玛依油田)、一桥(武汉长江大桥)、三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