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小学入学首设“返回机制” 家长忧越派越差.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48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香港小学入学首设“返回机制” 家长忧越派越差.doc

香港小学入学首设“返回机制”家长忧越派越差.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香港小学入学首设“返回机制”家长忧越派越差单非家长余太的儿子获派第一志愿,两母子非常开心。香港小学一年级统一派位昨(6月1日)放榜,获派首3个志愿的满意率创12年新低,大批家长失望而回。因跨境学童涌入致学额“迫爆”的北区,约200名居于北区学童被派到大埔小学,有落空家长情绪失控而痛哭。为保证北区学童可原区上学,香港教育局今年首设“返回机制”,但仍有家长不满要先放弃大埔学额,担心“越派越差”,局长吴克俭昨希望,家长先客观评估获派学校,“返回机制”亦是公平公正,相信可以满足家长需要。本年度共有27676名儿童参加小一入学统一派位,获派首3个志愿学校的儿童共18862人,约佔68%。教育局发言人称,自行分配学位及统一派位阶段获派首3个志愿学校的儿童数目合计,整体满意率为82%。须先放弃大埔学位由于今年北区学额竞争激烈,即使昨日在30度的酷热天气下,上水(80校网)统一派位中心门外,放榜1小时前已有200多名学童家长排队等候结果。其中,居于上水村屋的黄太,为儿子填报10多间上水区小学计划就近入学,但最终被派往没有填报的大埔区小学,情绪失控下而痛哭。她说,“丈夫是搬运工人,工作很辛苦,忧虑儿子被派到大埔上学路途迂迴曲折,自己要接送儿子而未能上班帮轻丈夫负担,令家庭收入减少。”在上水区居住20多年的林太表示,与丈夫均是港人,为女儿填报多间上水区小学,但最终同样落空,被派往没有填报的大埔区小学。她即感到非常徬徨。她说,升小一的学生年幼,当然希望可就近入学。至于会否入读获派大埔区小学,则视乎学校位置、车程,以及是否有校巴服务再作决定。她又希望,“返回机制”可保留大埔学额,给家长多个选择,若获抽籤编不到上水心仪的学校,仍然可以选回大埔学校。同样居于上水的苏太亦担心“返回机制”未能有效解决问题,令家长添压力,忧虑未能选校,不知派到上水或粉岭哪间小学,她准备到4、5间小学“叩门”。涉及200名北区学童因应跨境童激增的连锁效应,教育局首设“返回机制”承诺北区学童可返回原区入学,惟必须先放弃大埔学位,且不能选择入读哪所北区学校。吴克俭昨表示,今年约400名选择入读北区小学的学生,会被派往大埔学校,当中半数为跨境童,其馀为北区居民,后者可回流北区入学。他表示,局方已尽力满足各持份者需要,“返回机制”是公平公正,大前提是学童可回原区就读。他又呼吁家长,须准时在6月4及5日到获派学校註册,并评估获派学校的性质、课程、办学理念、地址和交通等,才决定是否参加“返回机制”。北区小学校长会主席陈绍鸿亦直言,“即使派不到心仪学校亦不是世界末日,鼓励家长先到获派学校视察,若不满意,可把握‘叩门’及‘返回机制’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