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61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成都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成都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附件:成都市工业设计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工业设计作为高知识性、高技术性、高文化性的“智慧产业”,是制造业价值链中最具增值潜力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大力发展工业设计产业,对于我市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工信部《关于促进工业设计发展的若干指导意见》(工信部联产业〔2010〕390号)、四川省经信委《关于加快我省工业设计发展的指导意见》(川经信〔2010〕387号)和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成办发〔2011〕92号)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及面临机遇(一)基本情况。近年来,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研究制定促进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积极搭建产业发展平台,中心城区党委政府纷纷把推进工业设计产业培育与发展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内容,在环境营造、鼓励自主创新、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引进和培育了一批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和成都特色的工业设计企业。1.产业发展潜力较大。截止2010年,成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3774家,主营收入5512.6亿元,形成了电子信息、机械汽车、食品饮料等优势产业集群和家具、制鞋等特色产业集群。工业的不断壮大为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提供了大量的市场需求。全市大多数工业企业已具备设计能力,设计范围涵盖机械装备、消费家电、家具制造等多个领域,专业工业设计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培育了拓成、朴素堂、丙火设计等一批专业工业设计企业,吸引了浪尖、嘉兰图、洛可可等国内工业设计行业龙头企业入驻成都,已初步形成了以独立设计公司和工业企业内部设计机构为主体,工业设计工作室、自由设计师为补充的多层次发展格局,在工业设计的部分领域已具备产业比较优势。2.载体建设步伐加快。近年来,成都依托中心城区资源,积极促进工业设计产业集聚发展,围绕重点行业和优势企业打造了一批设计产业集聚区,产业载体建设不断加快。目前全市初步形成了以锦江区“红星路35号”创意设计产业园、成华区“成都东区”、武侯区“西部智谷”工业设计之都三个区域为核心的设计产业聚集区。2010年底,已有54家知名文化创意企业和机构入驻“红星路35号”园区,园区产值达1.6亿元,全市工业设计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初显。3.科研资源优势明显。全市有近10所大学开设有工业设计院系或专业,四川大学制造学院、西南交通大学艺术学院、西华大学艺术学院等高校为工业设计行业提供了丰富的人才资源储备,每年在校设计专业学生达3000多人;拥有一大批各类工业产品及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其中包括成都飞机设计研究院、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HYPERLINK"http://www.ccjys.com/"\t"_blank"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等14所国家级、省级研发机构;拥有一批以白酒包装设计为主的设计师在酒类包装设计领域居于行业领先地位。4.设计水平显著提高。目前,我市规模较大的企业或行业龙头企业都已建立产品研发机构和技术中心,部分企业的研发机构或技术中心还专门设立有外观设计部门。截至2010年,全市已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1户,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01户,市级企业技术中心99户。2010年,全市工业企业申报专利技术11598件,获得授权8184件,其中,发明专利申报2170件,获得授权524件;实用新型申报4569,获得授权3012件;外观设计申报4859件,获得授权4648件。5.政策措施不断完善。目前,我市工业设计政策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出台了《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工业设计产业发展的意见(试行)》(成办发〔2011〕92号)及《实施细则》(成经信发〔2012〕13号)等文件,相关区(市)县政府同时也加大了政策支持和工作推进进度,省工业设计协会、省设计师协会以及市文化产业协会创意设计促进工作委员会、市模具工业协会、市包装协会等民间行业组织围绕工业设计进一步完善了工作措施和服务内容,为工业设计产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二)存在不足。成都工业设计产业虽然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行业整体规模较小,竞争力不强,全市现有专业工业设计企业数量较少,规模不大。二是产业链不完整,产业后端薄弱,目前全市工业设计从市场研究、创意设计到生产制造环节的配套协作体系尚待完善,在产品结构、模型加工、工艺水平等方面与沿海地区还有较大差距。三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和公共服务不完善,专业园区和楼宇不多,成果展示、信息交流、公共技术、人才培训不足,供需对接服务缺乏。(三)面临机遇。1.国家政策支持的机遇。国家高度重视工业设计产业,明确将其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战略性工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