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勘探》教学大纲.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9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地球物理勘探》教学大纲.doc

《地球物理勘探》教学大纲.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地球物理勘探》教学大纲英文名称:Geophysics课程编号:0967301适用专业:地质工程课程类别:必修课课内学时:60开课学期:5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与目的为地质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验,系统地了解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物理实质、应用条件和资料解释方法。学会分析物探成果与地质工作的关系。(二)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学生学完高等数学、普通物理、普通化学基础课程以及地质专业基础课以后学习本课程。(三)本课程的重点本课程以物探方法的基本原理的论述以及物探资料一般的解释方法为重点,在内容上以地震勘探、电法勘探为重点。(四)本课程与其它相关课程的关系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以后学习,学生具备了数、理、化知识和普通地质、岩石矿物学、工程地质学以后。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一)课程内容绪论(2学时)1、地球物理勘探的学科背景与地位2、应用地球物理学学科分类3、地球物理勘探的主要工作内容(采集、处理、解释)4、应用地球物理学特点5、地球物理场(数据)6、地球物理勘探在资源勘查中的作用和地位7、地球物理勘探面临的任务、问题和发展趋势8、应用地球物理学发展的动力第一部分地震勘探(22学时)1、地震勘探基本理论(4学时)1.1地震波的基本概念1.2地震波传播的运动学特征1.3地震波传播的动力学特征1.4地震勘探的地震地质条件2、地震波的速度(4学时)2.1影响地震波速度的因素2.2几种速度的概念2.3平均速度的测定2.4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2.5速度场的建立3、共反射点多次叠加法(多次覆盖)(4学时)3.1共反射点多次叠加原理3.2共反射点多次叠加的叠加效应3.3倾斜界面一次反射波的叠加效应3.4影响叠加效果的因素4、反射波时距曲线(几何地震学)(2学时)4.1一个分界面情况下反射波的时距曲线4.2多个分界面情况下反射波的时距曲线5、折射波时距曲线(几何地震学)(2学时)5.1一个分界面情况下折射波的时距曲线5.2多个分界面情况下折射波的时距曲线6、地震资料解释(6学时)6.1时间剖面的一般特征和解释6.2各种地质现象在时间剖面上的特征6.3地震波的速度和时深转换6.4地震构造图的绘制及地质解释6.5地震剖面的地层学解释6.6地震综合解释第二部分电法勘探(16学时)1、电阻率法的基础知识(2学时)2、电测剖面法(2学时)3、电测深法(2学时)4、高密度电阻率法(2学时)5、直流电法(4学时)5.1直流电法勘探原理5.2常规直流电法勘探5.3直流电法成像勘探5.4矿井直流电法勘探6、充电法和自然电场法(2学时)7、激发极化法(2学时)第三部分瞬变电磁法(TEM)及其在工程与环境中的应用(8学时)1、概述2、瞬变电磁法基本理论3、瞬变电磁法的野外工作方法4、瞬变电磁法的资料处理和解释5、瞬变电磁法在工程与环境地质调查中的应用第四部分无线电波透视法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4学时)1、概述2、无线电波透视法基本工作原理3、应用实例分析第五部分重力勘探(4学时)1、重力勘探的理论基础2、重力勘探的方法技术3、重力资料的地质应用总结和习题解答(2学时)考试(2学时)三、教材和参考书1、李世峰、金瞰昆、周俊杰《资源与工程地球物理勘探》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042、刘盛东、张平松《地球物理勘探讲义》自编2002.103、李舟波,《资源综合地球物理勘查》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094、陈仲侯、王兴泰、杜世汉《工程与环境物探教程》地质出版社1993.095、钱绍瑚,《地震勘探》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1.036、陆基孟,《地震勘探原理》(上、下册)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087、李金铭,《地电场与电法勘探》地质出版社2005.078、李志聃,《煤田电法勘探》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1.06四、考核方式与要求考核方式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平时成绩为辅。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考核内容侧重于检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综合应用程度。试卷命题采用试题库出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标准。学生平时成绩主要依据学生平时作业、课堂表现、期中单元测验。这种考核制度不仅考虑到学生的综合理论水平还包括了平时表现,体现了公平性和合理性。教研室:地质工程教研室编写人:编写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