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之三.docx
上传人:白凡****12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之三.docx

2022《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之三.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PAGE10?三月桃花水?教学设计之三本课教材分析:课文是一篇描写江南春水的优美散文。课文通过诗化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赞美了三月桃花水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美得让人沉醉。这篇散文由9个或长或短的段落错落成章,却又形散而神不散。开篇由两个设喻精巧的疑问句引领全文,接下来,用是春天的竖琴、是春天的明镜充分展现三月桃花水的美丽,它的美,美在有声又有色,也就不露痕迹的回应了开篇的问题。结尾是作者由衷的赞美,直抒心意,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已经流进了爱上它的人们的心中,已经为它深深着迷、沉醉。课文结构清晰,线索明朗,文字优美,韵味无穷。三月桃花水的美是与淳朴、恬静的乡村生活紧紧相连的。全篇皆是清新淡雅的词句,并巧妙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再糅合了作者浓郁的喜悦、喜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水的真挚情怀。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认读绚纤等生字和课文中琴弦、裹着、草如茵、掬一捧、应和、袅袅炊烟等词语。并能理解课文中绚丽、催促、草如茵、纤细、应和、竖琴、沉醉、柳如眉等词语。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a3、在课文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赤子之情。教学难点: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能找出课文中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句段,并能体会作者使用这些修辞方法的用意,感受本文文字优美、意境清新的特点。结合平时学生作文中词语贫乏、句式老套的毛病,鼓励学生在积累的根底上学习模仿造句、写话。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熟读成诵的习惯,既能使学生积累优美词句,又能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提高语言表达的语流、语感能力。教具准备:乡村生活、生产的图片或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昨天,老师带你们看了一次春潮,现在耳边好象还响着轰隆隆的春潮声。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三月的桃花水边,到那里,我们又会有怎样的奇遇呢?〔板书课题:三月桃花水〕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读不准的字词。2、指名分节朗读,教师相机订正错误的读音。3、结合学生的质疑学习生字:〔辨析字音、字形〕绚弦纤和〔多音字〕袅茵掬裹〔衷〕淌〔躺〕犁〔梨〕瓣〔辩〕4、学生两人一组,齐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读准字音。5、教师提问:这篇课文描写的三月桃花水,给你们留下什么样的印象?〔三月桃花水是美丽、迷人、令人陶醉的〕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和情感来读课文?〔用欢喜的心情、轻快的朗读方式〕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句。6、学生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较容易的字词问题,如果有其他学生能够解决的,就应该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表达方式、理解方式解决,因为这是学生的初步自学过程,不要要求尽善尽美。对于比拟难的问题,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继续学习。〕三、再读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比一比谁读得流畅而有感情。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这一段文字里有几句话?是什么句式?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在课文中找出和这两句话对应的段落。〔两句话,是疑问句,分别对应3、4自然段和5、6自然段〕3、教师引导:是什么声音――三月桃花水的水声〔把流水声比喻成小铃铛的声音,清脆悦耳。〕是什么光辉――三月桃花水的水面〔把明镜般的水面比喻成丝绸,明亮耀眼。〕四、布置作业:1、感情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积累好词好句〔选择自己理解了的词语造句〕。第二课时一、检查朗读情况:1、让学生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或自己认为能读得最好的段落。2、提问:你为什么喜欢这一段?你为什么觉得这段比拟好读?〔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如果没有明显的错误,就不要否认学生或幼稚或离谱的答复,因为这是孩子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即使有不够准确的地方,教师要重在适当引导,而不是强调唯一答案。也可以就此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鼓励他们完整、准确地表达。〕二、学习课文:1、齐读第二自然段。思考:当你读这一段时,你眼前会出现怎样的景象?2、课件展示。3、结合学生的答复,教师相机点拨:呵,河流醒来了!――一个语气词呵,表现了作者乍见春水的兴奋之情;一个醒把被束缚一个冬天的河水重获新生的喜悦写活。〔拟人方法〕流动的水在舞动朝霞,水中的浪花、旋涡,在作者笔下成了樱花酒窝〔比喻〕4、分男、女生读描写水声、水面的段落。5、小组自学: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竖琴。它弹奏出哪些不同的音乐?这些不同的音乐与乡村生活有什么关系?三月桃花水是春天的明镜。为什么是明镜?它照出了什么美景?6、教师提问:课文的第3―6自然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找出来,读一读,思考:作者为什么这样写?〔把桃花水比喻成竖琴明镜,把波纹比喻成琴弦,第4自然段运用了排比、拟人方法,把柳枝比喻成长发,把衣着艳丽的姑娘比喻成花瓣〕7、学生自由朗读最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