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初中语文教案设计精品多篇[编辑]初中语文教案设计精品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初中语文教案设计篇一一、学习目标:1、反复朗读至背诵2、掌握重点词语:结庐、心远、悠然、日夕、真意3、了解诗的内容4、品析欣赏重点语句5、结合作者介绍、理解诗的主题作者思想。6、引导学生树立的人生观二、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吗?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2、作者简介:陶渊明以歌咏田园生活为主,后世称他为田园诗人。《归园田居》就是一首表现诗人的闲适生活田园诗,其实他29岁就踏上仕途,但四十一岁那年的秋天,被封为彭泽县令的他,因深恶痛绝官场的fu败与黑暗,又不愿与其同流合污,更是无能为力,才当了80多天的县太爷的他选择了逃避,毅然辞官归隐。虽然当时有点愤而不平,但是当来到那片贫瘠却诚实的田园时,住进被鸟语花香包裹的小屋时,看见篱笆旁的数朵菊花时,他的心怀慢慢旷达了,于是一篇篇脍炙人口的诗从他笔下流淌了出来,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他的另一首诗《饮酒》。(二)朗读、背诵1、读----节奏、重音、情感。2、划节奏,再读。3、圈重点。再读。4、齐读,读出感情。讨论思考1、解释:结庐、心远、悠然、日夕、真意2、疏通诗意。3、找出诗中你最喜欢的诗句并说出理由。4、通过这些诗句表现作者什么思想?5、陶渊明是一个怎样的人?饮酒陶渊明心远远离尘嚣地偏超凡脱俗采菊悠然闲适真意安贫乐道初中语文教案设计篇二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深人体会古诗词的韵律。(二)能力训练点记忆名句,体会其中蕴含的情理,争取做到学以致用。(三)德育渗透点有的气势磅礴,景象宏伟;有的情景交融,形象感人;有的感时伤别,忧国思亲;有的以理人诗,发人深思。学习时注意体会。(四)美育渗透点领略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二、学法引导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教学古诗尤应展示场景,激发情感,展开合理想象,从而培养学习古诗词的兴趣,提高能力。因此,教法上以情景教学法为主,辅以朗读、比较、自学辅导、画图、想像等方法。要注意以形象人手,来体会诗的意境;要了解有关诗歌产生的历史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与思想。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1、重点:熟读、背诵。2、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解决方法:教师讲解3、疑点:作者作诗的背景或心境解决方法:教师出示资料(可以多媒体大屏幕或幻灯片的形式)四、课时安排2课时五、教具学具准备以自制的多媒体课件为主(古诗反映的背景),或彩图、录音等。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1、反复朗读、背诵2、欣赏、品味名句,体会诗中情感。3、想象作画。(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4、自选古曲,配乐朗诵。七、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学习《使至塞上》《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春望》导语王维诗之宏大,李白诗之飘逸,杜甫诗之沉郁,无不令我们爱不释手,浮想联翩,今天我们就学习他们的几首诗。(一)学习目标1、深刻理解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杜甫的“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等诗句。2、背诵这三首诗。(二)整体感知1、借助课下注释、工具书,扫除文字、词语障碍。单车,一辆车,形容这次出使时随从不多;属国,这里指吐蕃的军队;征蓬,飘飞的蓬草,这里指唐朝出征的军队;长河,黄河;候骑,骑马的侦察兵;子规,杜鹃鸟,又称布谷鸟;抵,值,相当;浑,简直;簪,古人用来别发连冠的首饰。2、教师出示辅助资料,学生了解作者写作时的背景或心境。王维《使至塞上》,737年,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宣慰,察访军情,实际上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杜甫《春望》背景《新唐书·肃宗纪》载:这年正月,“安庆绪将伊子奇寇睢阳郡,张巡败之”。二月,“李光弼及安庆绪之众战于太原,败之”,“关西节度兵马使郭英乂及安庆绪战于武功,败缕。庆绪陷冯翊郡,太守萧贲死亡”,“庆绪将蔡希德寇太原”,“郭子仪及安庆绪战于永丰仓,败之”。《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载,这年三月,“尹子奇复引大兵攻睢阳”,“安守忠将骑二万寇河东,郭子仪击走之”。整个春季三个月,战争不息。3、理解诗的意境、内容(1)《使至塞上》王维开元二十五年(737),王维以监察御史从军赴凉州,居河西节度使幕中。这诗是出塞途中所作。“单车欲间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关边塞。“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