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精品教案设计(多篇).docx
上传人:lj****88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X 页数:72 大小:5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精品教案设计(多篇).docx

高中精品教案设计(多篇).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62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高中精品教案设计(多篇)【导读】高中精品教案设计(多篇)为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湖南省优秀高中教案篇一第一单元第二课没有什么不可能____奇妙的图形教学基本思路本课为欣赏、分析与练习相结合的综合课,立足于图形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授课时结合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行图形设计的分析、讨论,让学生了解图形设计创意的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使其掌握图形设计中具体的创作思维过程和表现的方法、手段,最终让学生根据相关的活动建议进行图形设计的创造,课程练习的选题没有强调图形的现实意义,更注重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以挖掘形态可塑性,创作新形象为教学重点。教学目标1、学生基本了解视觉传达中图形符号的意义。2、学生尝试掌握图形设计的一些基本程序和表现方法。3、培养学生发散性的思维习惯,建立创新意识。教案课目《没有什么不可能——奇妙的图形》年级高一年级执教何嘉僖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媒体运用一、情境导入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让他过山崖呢?学生展开讨论,启发学生打破常规思维、转变视角进行大胆联想创意。总结:图形设计创造可能!课件出示一张图片(一个人过山崖)出示一组图片(用图形的方式表现这个人过山崖的方法)揭示课题二、新知传授1、作品欣赏20世纪70年代,国际设计联盟组织的以“和平”为主题的招贴设计大赛,在几百张来自各国优秀设计师的作品中,日本设计师福田繁雄的作品脱颖而出,赢得一致好评。欣赏《和平》招贴画,这幅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学生讨论,设计师用简洁的图形把瞬间定格:一根斜举的黑色炮筒,发出的黑色炮弹却反方向地直奔炮筒而来。这种看似并非真实的图形却传达了历史的真实——发动战争者,必将自取灭亡。2、图形传达的基本概念和意义图形传达是平面设计的重要手段,在进行视觉传达时,简洁醒目的图形能在瞬间给人留下完整、深刻、强烈的印象,这是任何文字都无法比拟的;另一方面,图形可以超越语言文字的障碍,让不同国家、地域、文化层次和年龄的人们都能读解同一个图形所能传达的基本含义。3、欣赏“薯条”招贴画,分析其创意思路。小结:延展思维的深度,沿着某一根因果链,会找到许多表面毫无关系,甚至相隔遥远的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4、欣赏一组“爱书”招贴画,尝试表述其中图形的含义。5、现代创意图形展现了丰富多变的形态,洋溢着设计者富于创造性的思想,当我们接触一幅优秀的图形作品时,往往会禁不住拍案叫绝,那么这些作品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图形创意的思维过程是怎么样的呢?6、图形创意的过程可以分两个步骤:联想和想象7、联想是图形创意的起点,把与主题相关的各种形象元素寻找出来,只有找到恰当的元素才有进一步处理元素、塑造形象的可能。8、提问:这是什么?(一个点)小结:同样的形态会让人产生很多联想。9、游戏以几何形为元素,进行相似联想,画出图形,看哪个同学画得最多?10、联想的一些类型(相似性联想——类似联想、虚实联想连带性联想——接近联想、因果联想、对比联想。)11、通过联想获得素材,下一步要通过想象对素材进行深层次的处理,解构与整合。12、马格利特作品欣赏,启发图形设计的方法。13、对形体的重新塑造的方法改变物理性质,如软与硬、直挺与扭曲、穿透、打结、溶化等等。结构重组,如错位、分割、置换等等。(置换——在保持形态基本特征的基本上,将原物体中一部分换上另一种东西,就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新形象。)小结:既要保持物象的可识别性,又要充分发挥可塑性。福田繁雄设计的《和平》招贴画“薯条”招贴画一组“爱书”招贴画一个点马格利特作品运用改变物理性质的处理手法的招贴画铅笔的创意图形运用置换手法的招贴画铅笔与其它形象组合的创意图形三、学习活动1、杯子的创造想象在对杯子进行解构的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变化,图形保留杯子的可识辨性,又创意新颖,设计两个以上图形,要求绘制工整。2、教师启发并示范。四、教学总结总结:联想与想象使我们拥有改变世界的魔力!下一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图形设计的方法,继续领略创意图形的魅力。课件下载-anythingis.rar第五课审美自律长沙市第十二中学李志明教学目标:1.了解“审美自律”的内涵,即美术风格发展的逻辑规律和艺术家对个人风格和形式美的追求。2.了解中国文人画的一些主要观念和发展线索。3.领悟美术创作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教学重点与难点:欣赏中国文人画,理解审美自律在中国山水画中的体现。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同学们平时喜欢游山玩水,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去“游山玩水”。二、作品赏析:1.展示作品《洛神赋图》,学生看图并回答问题:(1)、作品的内容是什么?(2)、你认为这幅画是以表现人物为主,还是以山水为主?(3)、你认为作品的形式是不是很好的表达了作品的内容?(4)、老师小结:展示局部图:画面人与山的大小关系,得出“人大于山”。山水还只是作为人物的背景,没有形成独立的画科。2.展示《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