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3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docx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八年级历史上册复习要点第一课鸦片战争1、1839年6月,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历史意义:。虎门销烟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2、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年。最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有:、。②、。③。④。鸦片战争影响:(1)。(2)。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为:1856-1860年,、是主凶,、是帮凶。年,英法联军火烧。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万平方公里。是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第三课收复新疆1、1878年,收复了除伊利外的整个新疆。“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就是对左宗棠最好的评价。在的建议下,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第四课甲午中日战1、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在黄海海战中牺牲。。2、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失败后,与日本签订了《马关条约》,主要内容有:(1);(2);(3);(4)。(在俄国等国的干涉下,日本将辽东半岛归还中国,但清政府必须给日本3000万两“赎辽费”,实际上中国赔偿日本白银达2.3亿两。)《马关条约》的影响:。第五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犯下了滔天罪行。2、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八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主要内容有:(1)。(2)。(3)。(4)。《辛丑条约》的影响:(1)。(2)。(3)。。4、简述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答:(1)《南京条约》中国开始被列强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进一步加深;(3)《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大大加深;(4)《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六课洋务运动1、洋务运动的目的:富国强兵洋务运动的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代表人物:(中央).,(地方)2、洋务运动的内容:(1)前期以“自强”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如等。(2)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开办了一些民用工业。如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张之洞创办的等。(3)从70-80年代筹建了三支海军。(4)创办新式学堂。1862年创办的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评价洋务运动:(1)是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清朝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2)没有使中国走向富强。(3)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道路。对外国经济势力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第七课戊戌变法1、1895年春,《马关条约》后,领导的揭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戊戌变法:1898年6月到9月,最终因支持变法的光绪帝没有实权,触动了以慈禧太后为代表的顽固派的利益,变法以失败告终,谭嗣同被杀害。“有心杀贼,无力回天……”——谭嗣同。3、性质: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4、影响:(1)是救亡图存的爱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2)提出了比较全面的资本主义改良方案,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就一步发展。第八课辛亥革命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第一个革命团体——。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第一个全国规模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创办的机关刊物《》,(民族,民权,民生)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2、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取得胜利。中华民国成立于年1月1日,当选首任总统。3、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但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窃取。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处境。(为什么说它失败)第九课新文化运动1、1915年,等知识分子高举“”和“”两面旗帜,以《》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结合起来。3、1918年,李大钊发表了《》和《》两篇文章,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历史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