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单位的演变史学习教案.pptx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PPTX 页数:17 大小:485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长单位的演变史学习教案.pptx

长单位的演变史学习教案.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我们熟悉的一些长度(chángdù)单位我国古代(gǔdài)的长度单位1.黍:长度取黍的中等子粒,一个纵黍为一分,一百黍为一尺。《核舟记》一文中有:“舟首尾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二黍许”,即“二分左右”。十分为一寸。《核舟记》中有“而计其长曾不盈寸”,即“可是计算它的长度竟不满一寸”,可见核舟之小。2、寻:1寻=8尺=1米6,与"步"接近。"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jiùzhì)以营造尺五尺为步"3、仞:又写作“轫”。古代以七尺或八尺为一仞。《愚公移山(yúgōngyíshān)》有“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高万仞”形容“太行、王屋二山之高”。1仞=周制8尺(约合1.8米),汉制为7尺,东汉末为5尺6寸。4、咫: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寸,合今市尺六寸二分二厘;咫尺:比喻距离很近。比喻距离虽近,但很难相见,象是远在天边一样。5、扶:四指并拢的宽度为"1扶",古代有"1指为寸,1扶4寸"的说法。1里=150丈=500米。2里=1公里(1000米)1丈=10尺,1尺=10寸。1丈=3.33米,1尺=3.33分米(fēnmǐ),1寸=3.33厘米。外国(wàiguó)古代长度单位公元九世纪,英皇亨利一世在位时,组织大臣们讨论一码究竟应该为多长。大臣们为此争论不休,各说各的理。亨利一世急了,他没想到这么简单的问题,大臣们居然可以闹得不可开交。一拍大腿,说道:全都不许闹,一码就是我鼻尖到食指尖的距离。于是,码的标准便伴随(bànsuí)着亨利一世的怒气诞生了。在古罗马,恺撒大帝以其军队行军时行走两千步为罗马里。后来英国人沿用至今,便是英里的由来。英尺最先的规定是一个成年人的脚长。但德国人显然并不满意英国人的随意性,他们认为脚的长度因人而异,具体使用时,人们基本都是依据自己的脚长来计算长度,这样误差太大。于是在16世纪,他们找了16个从教堂(jiàotáng)出来的男子,将他们左脚的长度加在一起,再除以16,求得平均脚长。这样才诞生了我们现在使用的英尺标准。英寸的标准则是十世纪英王埃德加的拇指关节长度。但到了14世纪,英皇爱德华二世颁布“标准合法英寸”,即从大麦穗中选取三粒最大的麦粒排成一行的长度就是一英寸。码(yard,yd)1码=3英尺(yīngchǐ)=0.9144米英里(mile)1英里=1760码=5280英尺(yīngchǐ)=1.609344公里英尺(yīngchǐ)(foot,ft,复数为feet)1英尺(yīngchǐ)=12英寸=30.48厘米英寸(inch,in)1英寸=2.54厘米米的规定(guīdìng)1960年,第十一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决议废除1889年以来所沿用的国际米尺原型,把同位素氪86气体放电时产生的一种橙色光谱波长的1650763.73倍作为1米。这种光尺精确度很高,误差只有十亿分之二。基于光速的不变性和激光的良好单色性等因素(yīnsù),1983年第17届国际计量大会将“米”定义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s的时间间隔内行程的长度。”这是米的第三次定义。因为光速在真空是永远不变的,因而基准米就更加精确了。精确度可以达到0.001微米,大约相当于一根头发直径的十万分之一。我的收获(shōuhuò)内容(nèiróng)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