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稿三年级语文上册《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稿《我们的民族小学》说课稿一、说教材《我们的民族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简洁和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艺术地再现了西南边疆一所美丽而充满欢乐的民族小学,反映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祖国各民族之间的友爱和团结。通过朗读,培养学生初步鉴赏散文的能力,感受贯穿全文的自豪、赞美之情,体会描写窗外的安静和小动物凑热闹的句子的表达效果。由于学生对“民族”的了解不多,加上课文语言充满韵味,学生很难品出味道。为了能让学生尽快与作者产生共鸣,我自主设计了关于民族不同服装的网页,让学生自主欣赏形象逼真的图片,感受美妙的音乐和文字信息,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本课文的理解,以及三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拟定以下几点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了解“坪坝”等词语的意思,发现、积累理解词语的方法。2、静心涵咏、自主感悟,有感情地朗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小学的情感体念。3、创设情景,在具体的情境中咀嚼品味,引领学生走近民族小学,走近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自读自悟,质疑问难中感受民族小学的团结、优美、和谐之情。以上目标着力反映知识与能力,强调过程与方法,同时也注意了本文的价值取向,我想能较好地反映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引导孩子走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四、说教法、学法语言教学始终要遵循“以学生为本,以读为本”的'原则,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1、说教法我采用情境创设法:儿童是最富有情感的生活体。真实鲜活的情境能丰富儿童的表象,激活儿童的思维情感、联想、想象。因此,我用富有感染力的优美的语言,借助色彩鲜明的图画和悠扬的音乐,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入境的“场”,使学生展开积极的想象,从而使学生主动积极、创造性地理解课文,体悟情感。2、说学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本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全面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通过读读、划划、议议、说说,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探索新知,培养他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五、说教学理念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本课教学努力体现以下几点教学思想:1、在琅琅书声中,让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这样不仅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还能感受和再现文章的情思美感,使学生在思维与情感的强烈震颤中体验美。2、利用网络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愉悦、充满诗情画意的学习环境,架设了可供学生自主发展,张扬个性的舞台,教师也真正成学生的引导者。3、整合课程资源,实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有机整合。六、说教学流程本课我预计3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字词。第二课时,深入探究、感受民族小学的团结、和谐。第三课时,练习背诵课文,完成作业。下面我将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一)激活情感,提炼主题1、创设语境上节课我们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的第一课,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去看看这是一所怎样的民族小学。课件播放《爱我中华》的歌曲,并同时出示有关民族小学的图片。(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美丽、团结、和谐)〔“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我以歌曲和图片出示就是为了激起学生心中的“涟漪”,激发学生心中的“灵光”。课伊始,趣已生。〕2、引入:(1)同学们说得真好,那作者又是怀着什么样的情感写这篇文章?(自豪、赞美)(2)你是从文章的哪个语句中体会到的?课件出示: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小学。①谁也来自豪地读这个句子?②让我们也一起赞美赞美吧!〔这一环节是在上面激活学生的情感的基础上提炼主题,让他们较快地入情入境,有助于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二)品读课文,体悟表达1、导入: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自豪的情感呢?请大家用心地读读课文,你是从哪儿体会到这一点的?2、学生默读全文,找找、画画、品品、议议。〔教师根据情况插话:感人的文字光找出来是不够的,你得用自己的全部情感去品味它们,咀嚼它们,不要放过其中的任何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符号。〕3、交流:针对学生的回答出示第一段。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线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的德昂族的,还有汉族的。大家穿戴不同,语言不同,来到学校……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1)好,我们一起读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