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迎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
上传人:sy****28 上传时间:2024-09-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7KB 金币:1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厦门市迎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

厦门市迎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8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厦门市迎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商业计划书二零一二年八月[指定联系人]:陈金俊[职务]:总经理[电话号码]:13799146083[电子邮件]:chen3261232@163.com[地址]: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城关西大街178号二楼[国家、城市]:中国厦门[邮政编码]:353600[网址]:保密须知本商业计划书属商业机密,所有权属于厦门市迎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其所涉及的内容和资料只限于已签署投资意向的投资者使用。收到本计划书后,收件人应即刻确认,并遵守以下的规定:1)若收件人不希望涉足本计划书所述项目,请按上述地址尽快将本计划书完整退回;2)在没有取得厦门市迎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的书面同意前,收件人不得将本计划书全部和/或部分地予以复制、传递给他人、影印、泄露或散布给他人;3)应该象对待贵公司的机密资料一样的态度对待本计划书所提供的所有机密资料。本商业计划书不可用作销售报价使用,也不可用作购买时的报价使用。商业计划编号:授方:签字:公司:日期:目录摘要第一章:公司介绍公司概述公司成立背景公司经营方针和发展战略企业人员及开发能力第二章:项目介绍一、政和闽北生产中心二、“政和养生”简述第三章:效益分析一、主要生产基地效益分析二、市场竞争地位分析第四章:公司融资计划融资方案二、公司融资需求与投向三、风险退出机制第五章:财务预测第六章:结论摘要厦门市迎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属技术开发导向型企业,主要致力于生态农副产品、野生淡水养殖、高山野生菌、高山中草药和高山养生产品等的研制、开发、技术转让、联合生产销售。公司致力于充分发挥科研开发、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推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从而实现创造生态产品养生文化的宗旨。公司目前的主要产品是有机大米、水稻鱼、高山野生菌、中草药养生配方、保健养生茶,都是符合绿色生态产品系列。公司拥有一批团结、务实、高效、具有很强开拓精神的集体团队。在对公司管理、企业文化、企业品牌、产品研发、知识产权、市场开发、经营销售、公共关系等方面的理解和把握上都具有丰富的经验。厦门市迎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成立之前在“政和养生”系列产品中共计投入费用120余万元,现已实现了十大子系列70多种产品的开发生产。每年可实现“政和养生”系列产品产值1800万元,利润540万元。目前成立迎粮农业公司是想通过系统的、科学的、规模化的生产经营、全力打造“政和养生”这一地理性品牌。采用基地生产带动的方式,在闽北高山区政和县省级同心工业园区建立一个集科研、生产、仓储、销售、种植园区与农家生态休闲旅游相结合的一个生产中心进行“政和养生”文化品牌的推广。目前迎粮农业在政和县已挑选4个种植中心,推广面积1100亩。公司准备在政和闽北生产中心一期项目(一个科研中心和4个种植中心)投入经费800万元,其中51%资金企业自筹现阶段该项目已完成前期选址与规划的初期阶段。预计2013年4月中期科研、种植中心的建设结束,2013年10月之前实现“政和养生”产业的全面推广。目前公司政和闽北生产中心项目390万的资金需要进行融资。第一章公司介绍一、公司概述厦门市迎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于2011年经厦门市湖里区招商部招商引资进入厦门市,注册资本为1000万元。本公司是依托政和万隆建筑有限公司、政和县昌达机械设备租赁有限公司、政和耕山土鸡养殖、高山蔬菜专业种植户、共同组建起来的公司。有经验丰富的种植、养殖、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企业的后盾。二、公司成立的背景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情况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同时,农业生产周期性长,受客观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国家对农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对从事农业科技研究、开发、生产经营等公司的审查和批准往往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厦门市迎粮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之前,早在2000年公司董事长陈金俊先生学校毕业之后就有开始从事相关农业种植和家禽养殖等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其次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生产,主体分散,每家种上几亩地,每户种上二亩棚,各自为战、势单力薄,难以抗御自然和市场风险,加上农民思想的保守、市场信息不灵、农业科技知识和科技人才贫乏,不能科学种植和准确把握市场,从而使生产带有极大的盲目性,导致农民“种什么什么不好卖,卖什么什么不值钱”的现象。另一方面,由于小规模分散生产经营,农产品批量小、质量差,难以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主导产品和优势产业,致使农民与其他经济主体市场交易中始终处于不利地位。可见这种家庭作坊式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以及过小的经营规模显然难以适应变幻莫测的市场形势。因此国家迫切需要在农业方面进行专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