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三统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4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x
上传人:小宏****aa 上传时间:2024-09-1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28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2022高三统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4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WORD版含解析.docx

2022高三统考历史一轮总复习课时规范练24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WORD版含解析.docx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课时规范练24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一、选择题1.(2020河北张家口期末)1958年苏联故意拖延履行核协定中国提出“全民办铀矿”“大家办原子能科学”的口号1959年苏联不再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中国已经在“全民办铀矿”的过程中获得了土法炼铀的经验,“大家办原子能科学”也取得了一些技术成果20世纪60年代苏联决定撤走全部在华专家中国进入完全自行研制原子弹的历史,并于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据表推断()A.“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具有前瞻性B.中国原子能事业发展受制于中苏关系C.中国人民具有独立自主的精神D.“大跃进”运动制约了科学技术的发展2.(2020山东聊城一模)英国一位科学家在1965年访问中国时报道说:过去,农民们把庄稼得病看作天祸,对得病的庄稼不采取任何措施。现在,在我所访问的公社里,每个生产队都对社员进行了训练,让他们认识最普通的虫害和各种类型的作物病害,并让他们懂得在发现病虫害时该采取什么补救措施。这表明()A.中英已经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左”倾错误影响基本消除C.政府科技普及工作初见成效D.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显著提高3.(2020湘赣皖长郡十五校第一次联考)读下表,影响遗传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是()1950—1955年遗传学全面学习苏联,“基因”是反动的资产阶级学说1956—1959年第一次遗传学座谈会召开,连续翻译出版3本以摩尔根的《基因论》为代表的遗传学著作1966—1976年各级学校生物学课程被取消,遗传学所有的研究工作几乎停止1978年以来中国遗传学会成立,以袁隆平、李振声等为代表的遗传学专家先后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享誉世界——据《中国遗传学史》整理A.遗传学自身发展规律B.“科教兴国”战略C.“双百”方针D.意识形态4.(2020四川成都二模)20世纪80年代初期,流行音乐在中国异军突起,风靡一时。歌曲生产和消费各个环节的资源,如写作、出版、演出等,都大量集中到了流行音乐领域。这一现象()A.导致了文艺方针的调整B.得益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推动C.反映了思想解放的成效D.推动了浪漫主义音乐的普及5.(2020河南洛阳一模)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公布了《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把技术学校、专科学校列入正规的学校教育系统,同时对高等学校的院系也进行了调整,特别是加强了高等工业院校。这一学制的调整()A.确保了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B.构建了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C.适应了国家经济建设的需要D.推动了教育的全面改革完善6.(2020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二模)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举行。邓小平在会上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指出要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调动科技和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这次大会()A.完成了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B.推动了高考制度的恢复C.有利于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D.响应了“科教兴国”的号召二、非选择题7.(2020山东潍坊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37年,国民政府教育部命原处平津两地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1月,教育部下令长沙临时大学迁往昆明,组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主持学校日常工作的梅贻琦教授提倡“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主张“博先于精”。联大的很多教授都是学贯中西的大家,他们经常夹着讲义逃警报,在树底下、茅屋内给学生讲课,一些教授运用化学方法制造战时急需品,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农业生产,还将云南马油适当处理作为火车、汽车及飞机的润滑油使用。——据廖林子《抗战时期的中国高校教育管理》等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国家布局在陕西省的重点建设工程数量居全国首位,但高校数量、学生规模与沿海相比仍相去甚远。1955年,教育部决定将交通大学由上海迁往西安。交通大学随即发出“向科学进军,建设大西北!”的口号。1956年起,6000余名交通大学员工,从上海迁至西安,不仅跨越了1500千米的空间距离,而且战胜了由十里洋场落地黄土高原的心理落差,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拓荒者和先行者。——摘编自《从交大西迁看高校使命担当》(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南联大成立的背景及办学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国家为什么要推动交通大学西迁。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两个时期高校西迁体现出的共同价值取向。课时规范练24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1.C随着中苏关系的不断恶化,我国在原子能事业的研究过程中并未停滞不前,最终实现突破式发展,主要依靠的就是中国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两弹一星”精神,故选C项;材料反映的是中国依靠自身力量研制成核武器,与“向科学进军”口号无关,排除A项;中苏关系逐渐恶化,但中国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