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疗规范一、评估与诊断:包括:病史与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疾病诊断与病因分型等.(一)病史与体征1.病史采集:询问症状出现得时间最为重要,若于睡眠中起病,应以最后表现正常得时间作为起病时间。其她包括神经症状发生及进展特征;血管及心脏病危险因素;用药史、药物滥用、偏头痛、痫性发作、感染、创伤及妊娠史等。2.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评估气道、呼吸与循环功能后,立即进行一般体格检查与神经系统检查.3.用卒中量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常用量表有:(1)NIHSS.就是目前国际上最常用量表。⑵饮水实验.(3)MRS评分.⑷Essen卒中风险评分量表:(ESRS)(二)脑病变与血管病变检查1.脑病变检查:(1)平扫CT:急诊平扫CT可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并帮助鉴别非血管性病变(如脑肿瘤),就是疑似脑卒中患者首选得影像学检查方法。(2)多模式CT:灌注CT可区别可逆性与不可逆性缺血,因此可识别缺血半暗带。对指导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3)标准MRI:在识别急性小梗死灶及后颅窝梗死方面明显优于平扫CT.可识别亚临床缺血灶(4)多模式MRI:包括弥散加权成像(DWI)、灌注加权成像(PWI)、水抑制成像与梯度回波、磁敏感加权成像(SWI)等。DWI在症状出现数分钟内就可发现缺血灶并可早期确定大小、部位与时间,对早期发现小梗死灶较标准MRI更敏感。PWI可显示脑血流动力学状态.灌注不匹配(PWI显示低灌注区而无与之相应大小得弥散异常)提示可能存在缺血半暗带。已超过静脉溶栓目前公认时间窗4、5h得患者,可考虑进行CT灌注或MR灌注与弥散成像,测量梗死核心与缺血半暗带,以选择潜在适合紧急再灌注治疗(如静脉/动脉溶栓及其她血管内介入方法)得患者。这些影像技术能提供更多信息,有助于更好得临床决策.2.血管病变检查:颅内、外血管病变检查有助于了解卒中得发病机制及病因,指导选择治疗方法.常用检查包括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TCD)、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CT血管造影(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MRA与CTA都可提供有关血管闭塞或狭窄得信息。DSA得准确性最高,仍就是当前血管病变检查得金标准。(三)实验室检查及选择所有患者都应做得检查:①平扫脑CT/MRI;②血糖、肝肾功能与电解质;③心电图与心肌缺血标志物;④全血计数,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氧饱与度。部分患者必要时可选择得检查:毒理学筛查;②血液酒精水平;③妊娠试验④动脉血气分析(若怀疑缺氧);⑤腰椎穿刺(怀疑蛛网膜下腔出血而CT未显示或怀疑卒中继发于感染性疾病);⑥脑电图(怀疑痫性发作);⑦胸部X线检查.(四)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得诊断标准(1)急性起病;(2)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一侧面部或肢体无力或麻木,语言障碍等),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3)症状或体征持续时间不限(当影像学显示有责任缺血性病灶时),或持续24h以上(当缺乏影像学责任病灶时);(4)排除非血管性病因;(5)脑CT/MRI排除脑出血(五)病因分型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病因/发病机制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与选择二级预防措施。当前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五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其她明确病因型●不明原因型.(六)诊断流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流程应包括如下5个步骤:●第一步,就是否为脑卒中?排除非血管性疾病。●第二步,就是否为缺血性脑卒中?进行脑CT/MRI检查排除出血性脑卒中.●第三步,卒中严重程度?根据神经功能缺损量表评估。●第四步,能否进行溶栓治疗?核对适应证与禁忌证。●第五步,病因分型?参考TOAST标准,结合病史、实验室、脑病变与血管病变等影像检查资料确定病因.二、处理:1、急诊处理:(1)需紧急处理得情况:颅内压增高,严重血压异常、血糖异常与体温异常,癫痫等.(2)应避免:非低血糖患者输含糖液体;过度降低血压;大量静脉输液。2、一般处理:(一)呼吸与吸氧(1)必要时吸氧,应维持氧饱与度在94%.气道功能严重障碍者应给予气道支持(气管插管或切开)及辅助呼吸。(2)无低氧血症得患者不需常规吸氧。(二)心脏监测与心脏病变处理:脑梗死后24h内应常规进行心电图检查,根据病情,有条件时进行持续心电监护24h或以上,以便早期发现阵发性心房纤颤或严重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变;避免或慎用增加心脏负担得药物。(三)体温控制(1)对体温升高得患者应寻找与处理发热原因,如存在感染应给予抗生素治疗。(2)对体温≥38℃得患者应给予退热措施。(四)血压控制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