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用户必看).docx
上传人:论文****可爱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9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科学教案(用户必看).docx

科学教案_154.doc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5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学教案有关科学教案范文汇总五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科学教案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科学教案篇1活动目标: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洗涤用品的名称及用途。2、能讲述洗涤用品变出泡泡的方法。3、尝试用相应的`洗涤用品搓泡泡,体验搓出泡泡的惊喜。活动准备:幼儿用书、泡泡器、装水的小盆、洗手液一瓶、香皂一块。活动过程:1、出示泡泡器,演示吹泡泡,激发幼儿的互动兴趣。教师:这是什么?它可以干什么?2、启发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述泡泡哪里来教师:除了吹泡泡,平时,你们还在哪里看到过泡泡,摸到过泡泡?泡泡是怎样变出来的?3、出示香皂及水盆,启发幼儿介绍生活经验,指认图片真能干相应洗涤用品的名称,并尝试说出其用途。教师:图片上有没有会变泡泡的东西?你们认识吗?有什么用?(1)幼儿自由表述自己对洗涤用品作用的认识。(2)引导幼儿说一说洗手液、洗衣液等变出泡泡的方法。4、体验活动。教师出示洗手液,引导幼儿去盥洗室体验搓出泡泡的惊喜。科学教案篇2活动设计:这节课是由门口的一个烟头引起的,由这个烟头孩子们展开了关于吸烟的讨论,有的孩子说“吸烟不好,吸烟有毒。”另一些孩子则有不同意见:“你说香烟有毒,我家里也有人吸烟,他们也没被毒死,活得还挺好呢!爸爸跑得像飞一样快,没有毛病。”都说香烟有毒,毒性有多大?对于孩子们这是一个质疑的问题,由这个问题使他们对“香烟真的有毒吗”?产生了怀疑。是因为他们只是听说并没有切身的感受,因此我们想到能不能将实验加入其中,通过实验标本在实验前后不同的变化,让幼儿触目惊心地感受到香烟的毒性。这种体验会比单纯的图片、简单的说教更容易让幼儿了解香烟对个体以及他人的危害。活动名称:吸烟的危害活动目标:1、从关爱亲人出发了解禁烟的`社会意义。2、自觉树立维护健康、抵制香烟的环保意识。3、通过实验,能体会吸烟对自己和他人健康的危害。活动准备:实验准备(菜粉蝶、烧瓶、带玻璃管的软木塞、针筒、香烟)、布置图片栏(或者课件)活动过程:一、出示香烟,引发幼儿讨论。“这是什么?”“吸烟好不好?”小结:有些小朋友说吸烟有毒,有些小朋友说没毒,有很多人吸烟也没有死,那么到底烟有没有毒,烟的毒到底有多大呢?我们做个实验来看一看。二、教师进行实验,幼儿认知香烟的危害。1、通过实验、图片,感知吸烟对个体的毒害。(1)教师实验,请幼儿说说菜粉蝶怎么了?为什么会这样?(2)展示图片,幼儿自由结伴观看图片,并讨论。师:你发现吸烟后身体同健康的身体,有什么不同?小结:刚才我们发现吸烟对人的牙齿、气管、肺的影响最大,长时间的吸烟会引发口腔疾病、气管炎、甚至肺癌,减少人的寿命,使人慢慢地走向死亡。2、出示禁烟标记,讨论香烟对他人、及环境的危害。“这是什么标记?”“你在那里看过这个标记?”“为什么这些地方不允许吸烟?”(幼儿讨论)教师小结:吸烟对自己对别人、对环境都有很大危害,因此全世界的各个地方人们都开始禁止吸烟,有了无烟超市、无烟餐厅等。还规定每年的五月三十一日为禁烟日。三、讨论并得出禁烟的好办法。“尽管香烟的危害这么大,可是还有很多人在吸烟,我们周围就有许多人,你家里有人吸烟吗?”“他们是我们最爱的人,我们可以怎样帮助他们呢?跟你的好朋友说说你的好办法”。(幼儿讨论)活动延伸:制作禁烟标记、禁烟画报;禁烟小卫士附:实验方法:将菜粉蝶放入烧瓶中,把燃着的香烟固定在软木塞上的玻璃管的一头上,软木塞塞住烧瓶、教师在玻璃管的另一头用针筒往里打气,保证香烟燃烧的状态。科学教案篇3教学目标:1、将物体运动所经历时间或路程分解为若干段,测量不同阶段物体的运动速度。2、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3、知道个人见解的正确与否必须通过实验来证明教学重点:1、通过实验测量数据,会正确记录测量结果。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2、学会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教学准备:学生分组实验:斜面、金属片、小车、停表、刻度尺。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什么叫匀速直线运动?2、什么叫变速直线运动?3、你是如何探究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否发生变化的?(要求学生参照课本P27探究物体运动速度变化的方法,即在相等时间内,运动物体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或通过相等的路程,运动物体所用的'时间是否相等。)4、科学探究有几个主要五一节?二、新课教学学生阅读课本P29“提出问题”有关内容。对于“提出问题”,在没有获得证据之前,人们对于问题所做的解释,发表的见解就是猜想或假设。为了证明你的猜想或假设是否正确,需要用证据来证明。证据可以从图书馆、互联或书店等处收集,也可以做实验收集数据。在收集证据时,应操作规范、实事求是,具有严谨客观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