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备考计划九年级物理学业水平测试备考计划(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开远第八中学刚师2012年2月1备考计划九年级物理中考备考计划(2011—2013学年第二学期)一、指导思想:为迎接2012年学业水平测试,让全体学生尽快进入状态,使物理学科在学业水平测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圆满的完成教育局下达我校的教学指标。二、基本情况分析:本学期物理教学将进入复习阶段,一部分学生已经进入冲刺状态,还有部分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需要重新树立信心,有些学生当时掌握的不好,需要重新学习,这是一个关键的时期,更需要在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动手动脑,引导学生改进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复习的意识。三、备考目的和重点、难点:1、备考目的:(1)、查缺补漏,加强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2)、抓住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中、下等学生的成绩;(3)、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迎接2012学业水平测试做准备。2、备考重点:(1)、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基础知识;(2)、重点实验、书上的插图等的内涵和外延;(3)、提升学生能力,使知识系统化;(4)、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备考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计算能力的提高、真正的理解知识及灵活运用。2备考计划四、具体安排:复习过程中分三轮进行:第一轮复习: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八年级上、下册基础知识的复习,这些内容学生学习的时间较长,大部分已经遗忘,通过复习,让学生对遗忘的知识引起回忆,并能运用;并在复习期间穿插综合练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有助于对九年级知识的记忆和提高,时间安排在二月和三月。复习资料:《试题研究》和课本。复习目标:(1)改变以往那种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能在具体事实中,辨认出物理现象或物理规律。(2)培养学生以现实生活为实例、发现物理知识点、探究物理知识的内涵,总结一般性物理规律和特征的能力。(3)认识基本测量仪器,掌握基本测量仪器使用方法和操作规则。(4)熟悉和理解基本物理概念、规律、公式、单位及常用的物理常数。了解物理学史的重大发现。措施:(1)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的意义。如:光滑、静止、匀速直线运动、不计摩擦和滑轮重,PZ220、2.5V、0.3A、正常工作等等。(2)注意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以及伴随的科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材中,物理概念和规律形成的过程经常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如:速度、密度、压强、比热容等概念的形成过程,欧姆定律、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等物理规律,这都是采用“控制变量法”来进行研究的。(3)注意教材中的实例分析(各类插图、生活及有关科技发展的实例等)。(4)注意教材中各种实验的原理、研究方法和过程。3备考计划第二轮复习:分块复习与综合复习并举,分块复习(力、热、声、光、电),以力学和电学为主,综合复习,练习几套与中考类型相近的综合题,以迎接开远市模拟统测,时间安排在四月份。复习目标:通过归纳和总结,进行综合和专题复习,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技巧,将知识转化成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素质。复习措施:⑴知识分块,建立网络:初中物理大致可以分成力、热、光、电四大板块。复习时就需要我们把前后知识联系起来,使前后所学的知识相互迁移,连成线,织成网。最好让学生自己编织知识网络,自己总结,强化学科知识的横向联系。⑵查漏补缺,发散训练:它有利于开拓思路、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综合应用的能力。设计试题做到把多个知识点链接在某一具体的事例或事件上来,从而达到帮助记忆和理解、锻炼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白炽灯,就牵涉到许多物理知识,灯泡的灯丝为什么要用钨丝制成?灯泡的哪些部分是导体?哪些部分是绝缘体?为什么功率小的灯泡的灯丝细?等等。第三轮复习:中考模拟训练、专题复习同时进行,时间安排在五月、六月,进入总复习阶段,以模拟、自编综合题为主,并针对复习中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穿插复习。复习目标: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考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实际操作的能力、正确决策的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洞察能力及创造能力。模拟措施:⑴分类训练:针对本地中考题型,分类训练,在训练时不要盲目地加大训练量,以便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⑵模拟测评:设计与中考试卷模式相同的模拟卷,让学生做“热身”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同时调整学生的应考心态。4备考计划⑶评讲反馈:评讲试卷中学生易错易混的问题、与学生一起反思失误的原因,及时发现问题,插漏补缺。五、复习策略:基于学生八年级知识的遗忘,九年级刚学完印象较深的情况,所以在复习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