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我的教女之路沈晨莲女儿的成长算不得很成功的例子,和特别优秀的孩子相比,她比较一般,但她年仅17岁就考上了重点大学,回首她的成长历程,也称得上令人欣慰。我把自己的教女方法写出来,不管有无价值,只为与朋友们共勉。一、启动学前教育培养学习兴趣女儿出生在乡下,那时候各方面的条件都较差,很难找到适合幼儿看的图片和故事书,我和老公也多次上城,找遍了所有卖书的地方,结果都让我们失望而归。没办法,我就利用自己的小本事,动手画画制作卡片,每天和孩子用这些卡片玩游戏,玩得次数多了,孩子自然就记住了卡片上的图案和相应的文字符号,那时候应该就是女儿识字的开始吧!孩子天生就对童话故事感兴趣,找不到图文并茂的故事书,孩子又不识字,唯一的办法只有讲故事给她听。她常常缠着我把一个故事一遍又一遍的讲给她听,说得多了,她不但极有兴趣,而且还记得许多内容,有时你讲上一句,她半通不通地接下一句,很多故事直到现在她还记得。二、引导孩子读书教会孩子自学孩子六岁开始上学,在小学,我既做她的妈妈又是她的语文老师,孩子在学完汉语拼音以后,我开始为她寻找拼音注汉字的儿童读本,培养孩子看书的习惯。想来那时候真可怜,整个城市找不到一本这样的书,星期天,我和老公乘车来到合肥新华书店,也只买到为数不多的几本。凭着这仅有的几本书,有时间我就给她反反复复地讲,没时间,她也乐意一个人反反复复地看,时间长了,她便烂熟于心中。那时候我知道,孩子已经爱上书了。孩子小学二年级,我很幸运地在合肥买到一本注音读本《三百六十五夜作文启蒙》,三百六十五篇文章,篇篇短小精悍,生动有趣,孩子特感兴趣,有时候连吃饭都拿在手上。文章看得多了,自然就会写了。也就是那年,她写了一篇文章《吹泡泡》,竟轰动了整个学校的老师们,那本作文书和孩子写的文章至今还保存在家里。孩子只要跨进学校的大门,重要的事就是掌握所学的知识,完成其学习任务。当老师的都知道:教学生学会,不如教学生会学。孩子从小学二年级开始,我便有心引导她自学,因为她有看书的好习惯,所以语文方面她时时能轻松应对,于是我把引导的重点放在数学上。我让她把老师没上的例题内容看几遍,如果看不懂,我首先要她告诉我哪儿看不懂,然后我再讲给她听,以防她偷懒。看懂了,便要她试着做后面的练习题,习题做的对错由我帮她检查讲解。这样每天往后自学,放假也不例外,孩子便把老师上的内容遥遥地甩在后面了。开始是我指导监督,到了四、五年级,我帮她买来参考资料,就不太要我操心了。到了高二那年,她早把高三的课本自学了一遍,正因为这样,她从不要上辅导补习班,有时候看到朋友和邻居的孩子都上辅导班,我急了,建议她去,她说:“我不喜欢老师牵着我的鼻子转,有时间上辅导班,还不如在家多做几张卷子”为此,我还真省了不少钞票呢!三、注重养成习惯淡化考试分数习惯远比考试分数重要得多。从小学开始,我便帮孩子制定合理的课外学习计划:什么时候做家庭作业,什么时候自学数学,什么时候看书--------计划一旦制定,必须严格执行,非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打乱,当然,每完成一样都要给孩子适当的休息玩耍的时间。只要她完成了学习任务,就别不停的唠叨她不该这样不该那样,让她尽情地玩,尽情地乐。从小学到大学,我和老公从不因她的考试成绩而或喜或怒,因为她上学年龄小,小时候考试,不是看错了题目就是填错了答案,每次考分总不如愿。常常试卷一发下来,就开始哭鼻子,哭得没完没了,这个时候,我和老公总是笑破了肚皮看着她哭,直到她平静下来,我们便拿着试卷,与她一起分析失分的原因。习惯了,她便不再哭鼻子,自己知道分析原因寻找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考试时粗心丢分的坏毛病也越来越少,有时候考了好成绩,她总是还没进门就喊:妈妈,喜报!喜报!但是,我和老公也从不给她什么奖励,让她懂得搞好学习是为了自己,也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就像爸爸妈妈要认真工作一样,什么年龄的人要做什么样的事,做就应该做好,这也是一个人应具有的最起码的道德。四、正视男女交往预防早恋发生早恋是孩子们学习的天敌,大多数家长害怕自己的孩子会早恋,一旦发生,便采取强制和恐吓的方法来对待,哪知道越这样孩子的逆反心里越强,事情越糟糕。在女儿很小的时候,我就注意对她进行潜意识教育。首先,淡化她对外表美的追求。小时候我常常告诉她,穿得漂亮是大人们的事情,孩子只要穿干净就行了,大人和老师们专门喜欢不要漂亮只要干净的孩子。我经常有意在她面前对老公说,班上有些孩子不学习,打扮得花枝招展的,越漂亮越让人讨厌。凭我们的收入,让她有高档次的穿着,还是没问题的,但是,我们从不在这方面给她以优越性,她也从不讲究外表的美观。高中的时候,她还穿过我的旧衣服上学。记得有一次,她冬天的一件外套不小心划破了,我找裁缝给补了,回来对她说“宝贝,这衣服妈妈给补了,你要是不愿意穿,妈妈就留着在家里穿”她竟看也不看说:“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