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定稿)(1).doc
上传人:qw****27 上传时间:2024-09-1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2KB 金币:15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永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定稿)(1).doc

永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定稿)(1).doc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15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永州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年至2015年是永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奋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和关键时期。紧紧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方式,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意义重大。根据《永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战略和目标任务,特编制本规划。一、“十一五”发展回顾(一)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把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作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的首要任务来抓,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大力推进科技兴农和农村改革,有效化解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科学发展。2010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07亿元,比2005年增长67.04%;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90.55亿元,比2005年增长58.4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061元,比2005年增加2686元。1、农业经济结构日趋优化。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一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自2004年以来,连续7年获得丰收,2010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852.4万亩,比2005年增加325.01万亩。五年累计生产粮食1580吨,年均315万吨,比“十五”年均提高53万吨。二是养殖业转型升级。生产指标全面增长,2010年全市猪、牛、羊、家禽、水产品出栏(出笼、起水)量分别为782.21万头、25.67万头、64.09万头、8114.2万羽、15.3万吨,分别达到“十一五”规划的108.7%、101.3%、103.8%、100.6%、102.6%,超额完成预定目标任务;规模养殖发展迅速,全市千头以上标准化规模猪场达1032个,规模养殖的比重达到57%。三是经作产业初具规模。烤烟生产取得显著成效,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五年共收购烟叶274.26万担,实现烟叶总税收近9亿元。以柑桔为主的水果总面积达到14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70万亩。四是农业功能不断拓展。全市休闲农业企业已发展到330家,其中星级农庄3家。2010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营业收入过2亿元。生态农业、城市农业等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壮大。2、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坚持以项目扶持为重点,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招商引资为动力,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成为了农业经济中表现最为活跃的板块。一是龙头企业不断做强。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到2895家,其中国家龙头企业2家,省级龙头企业19家,市级龙头企业143家。其中销售收入过亿元龙头企业达20家。2010年农产品加工实现销售收入148.7亿元,成为全市三大百亿产业集群之一。二是重点产业不断发展。市级以上龙头企业中的大米年加工能力达到150万吨,粮油工业总产值近26亿元,在全省处于先进水平。果蔬年加工能力达到40万吨,全市果蔬罐头出口占到全省60%以上。三是基地建设不断扩大。2010年,全市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创办、领办、带动原料基地2600多个,开发面积450万亩,连接农户35万户,为农民增收近7个亿。四是品牌效应不断强化。全市2个中国名牌产品、3个中国驰名商标都出自农产品加工领域。另有10个获省名牌产品,11个获省著名商标。3、林业生态建设成效显著。着力由生态环境建设向构筑生态文明提升,由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一是造林绿化进程加快。通过加快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十一五”期间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10万亩,新增封山育林10万亩,中幼林抚育516万亩,低产林改造50万亩。全市有林地面积1574.9万亩,活立木蓄积量4807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0.3%。二是林业经济快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市新培育造林大户349个,造林面积达到1.11万公顷,五年社会资金投入造林达到10.53亿元。全市新增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省级森林公园2个。2010年全市林业第三产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比“十一五”期末增长近5倍。三是森林资源保护得到加强。启动林地清理专项行动,共清理征占用林地案件372起,面积3.8万亩;重新核定国家和省级公益林面积802.5万亩,争取了上级补助资金3812.45万元;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成灾率控制在4‰以下,无公害防治率达到65%以上。4、农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坚持以农田水利建设为重点,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农业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一是水利建设成绩斐然。总投资达50.61亿元的涔天河水库扩建枢纽工程顺利通过国家立项,可望2011年动工兴建;投入资金4.5亿元,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30座,增加灌溉面积19.8万亩;投入资金4.5亿元进行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其中投入双牌灌区1亿元;全省率先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