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一個數學家的心路歷程我在香港的郊區──元朗和沙田──長大。那裏沒有電,也沒有自來水。小時候就在河中洗澡。家中有八兄弟姐妹,食物少得可憐。五歲時參加某著名小學的入學試,結果沒考上。原因是用了錯誤的記號,如把57反寫成75,69反寫成96等。我只能上一所小小的鄉村學校。那裏有很多來自農村的粗野小孩。受到這些小孩的威嚇,加上老師處理不善,不到一年,我便身患重病。在家中養病的半年,我思索如何跟同學老師相處。升上小六時,我已經是一群小孩的首領,帶著他們在街頭亂闖。家父是位教授。他教了我不少中國文學。可是,他並不知道我曾曠課好一段日子。﹙或者這是因為我在家中循規蹈矩,他教授的詩詞我也能背誦如流。﹚逃學的原因是老師不怎樣教學,在學校悶得發慌,不久連上街也覺得無聊了。當時香港有統一的升中試。我考得並不好,但幸好分數落在分界線上。政府允許這些落在分界線上的學生申請私立中學,並提供學費。我進入了培正中學。培正是一所很好的中學。中學生涯的第一年乏善可陳。我的成績不大好,老師常常對我很生氣。大概剛從鄉村出來,“野性”未改吧。我熱中於養蠶、養小魚,到山上去捉各種小動物。沙田的風景美麗清新,在大自然的懷抱裏,倒是自得其趣,到如今還不能忘懷。當時武俠小說盛行,我很喜歡讀這些小說,沒有錢去買,就向鄰居借。父親不贊成我讀這些小說,認為膚淺,但我還是偷偷去看,也看了各種不同的章回小說如七俠五義、說岳全傳、東周列國志等雜書。父親從我小學五年級教我詩詞、古文和古典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西廂記等。父親堅持我在看這些小說時,要背誦其中的詩詞。當時雖以為苦,但順口吟誦,也慢慢習慣。總覺得沒有看武俠小說来得刺激。但是真正對我有影響的卻不是武俠小說。中國古典文學深深影響了我做學問的氣質和修養。近代的作品,如魯迅的也有閱讀。記憶深刻的︰「路是人行出來的,自己的路更要自己去走。」我們家中常有父親的學生來訪,往往興高采烈的談學問。他們討論時常常談及希臘哲學,雖然我對希臘哲學不大了解,但卻對它留下深刻的印象。希臘學者對真理和美無條件的追求是我一生做學問的座右銘。他們對康德的哲學、對自然辦證法的討論使我莫名其妙,但是久而久之,竟然引起了我對自然科學的興奮。西方的作品如浮士德、戰爭與和平等文學著作,雖有接觸,但遠不如中國文學對我的印象深厚。我開始研讀史學名著史記和左傳。對史記尤其著迷。這不僅是由於其文字優美、音調鏗鏘,還是因為它敘事求真,史觀獨特。直到現在,我還不時批閱這書。史學大師駐足高涯,俯視整個歷史,與大科學家的思入風雲,干宇宙之奧秘遙相呼應。在當時讀這些文章,大多部份不能夠領會,尤其困難的是讀馮友蘭寫的新原道和新原人,但是重複的去讀,總有點收穫。晉‧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其實在做科學時,也往往有同樣的經驗,讀書只要有興趣,不一定要全懂,慢慢自然領會其中心思想,同時一定要做到︰不戚戚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這是古人的經驗,陶淵明的古文和詩有他的獨特氣質,深得自然之趣,我們做科學的學者也需要得到自然界的氣息,需要同樣的精神。在以後的日子裏,我都以此作為原則,以研讀學問為樂事,不以為苦。在父親的循循善導下,我開始建立我對人生的看法。到如今,我讀史記至以下一段時,仍然使我心志清新︰司馬遷孔子世家贊天下君王至於賢人,眾矣!當時則榮,沒則已焉,孔子布衣,傳十餘世,學者宗之。假如我們追求的永恆的真理,即使一時的挫折,也不覺灰心。韓愈苟余行之不迷,雖顛沛其何傷。我讀左傳,始知有不朽的事情。左傳叔孫豹論三不朽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以前我以為立德跟立言沒有關係,但是數十年的觀察才知道立德的重要性。立德立功立言之道,必以謙讓質樸為主。我有一個學生在南京大學電視台訪問自炫︰「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真輕妄浮誇之言。其實遠山微小,越近越覺其宏大。往往眾人合作才能跨過困難的地方,在沒有嘗試創作性的學問時,才會說這種膚淺的說話。在培正的第二年,我多言多動,老師要記我小過。她是我的班主任,責任心強,誠然是為我好。當她知道家父是位教授,但卻拿著微薄的薪酬後,大為震動。此後在她悉心栽培下,我在課堂上規矩多了。就在這年,我們開始學習平面幾何。同學對抽象思維都不習慣。由於在家中時常聽父親談論哲學,對利用公理進行推導的做法,我一點也不覺得見外。學習幾何後,我對父親的講話,又多明白了幾分。利用簡單的公理,卻能推出美妙的定理,實在令人神往。對幾何的狂熱,提高了對數學──包括代數──的鑑賞能力。當你喜歡某科目時,所有有關的東西都變得淺易。我對歷史也甚有興趣。它培養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