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骨折的康复学习要求概述2、根据骨折的程度分类(1)、不完全性骨折:裂纹骨折,青枝骨折(2)、完全骨折3、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1)、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不与外界相通。此类骨折没有污染;2)、开放性骨折:骨折处与外界相通,易导致污染。如:骨折引起的膀胱或尿道破裂,尾骨骨折引起的直肠破裂4、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分类:(1)、稳定性骨折;外固定后不移位。如骨裂、青枝骨折、嵌插型骨折、横型骨折、压缩性骨折压缩程度<1/3(2)、不稳定性骨折:外固定性后易移位。如压缩性骨折压缩>1/3、斜形骨折、螺旋型骨折、粉碎性骨折(3块以上)①成角移位;②侧方移位;③短缩移位;④分离移位;⑤旋转移位三、骨折的表现1、全身性表现:休克、体温变化;2、局部表现:(1)骨折的专有体征:①畸形②异常活动③骨擦音或骨擦感具有以上三种特有体征者,即可诊断为骨折。(2)、骨折的其他表现①疼痛及压痛;②肿胀;③功能障碍四、骨折的愈合1.骨折愈合是骨连续性的恢复,重新获得骨结构的强度,最后完全恢复原有骨结构和性能,是骨再生的过程。骨折愈合可分为:(1)撞击期(2)诱导期(3)炎症期(4)软骨痂期(5)硬骨痂期(6)重建期。骨折愈合过程血肿机化演进期需要2-3周原始骨痂形成期临床愈合期需要4-8周骨痂改造形成期需要8-12周2.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A全身情况:(1)性别(2)年龄(3)营养状况(4)激素缺乏(5)骨病B骨折局部情况:(1)骨折部位(2)软组织损伤情况(3)感染(4)神经伤(5)骨生长因子(6)前列腺素(7)胶原(8)矿化障碍C治疗方面的问题:(1)医源性因素(2)骨折断端间隙(3)骨折端不稳(4)异体骨移植排斥反应(5)放疗D药物因素3、骨折的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2)局部无异常活动。(3)X线片显示骨痂通过骨折线、骨折线消失或接近消失。(4)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向前平举1公斤重量达1分钟。下肢:不扶拐在平地连续行走3分钟,不少于30步。(5)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五、骨折的临床治疗治疗目的是使骨折获得愈合,尽最大可能恢复损伤部位的解剖和功能。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是治疗骨折的三个基本步骤,也是骨折康复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功能是矫形外科医师的目标,他的专业是了解并应用最好的方法去获得功能,手法或手术是治疗的开端,最卓越的功绩只能从它功能上的成功来衡量。”——RobertJones,现代骨科奠基人之一六、骨折康复机制和作用骨折后康复可以协调固定与运动之间的矛盾,预防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使其朝向有利于骨折愈合发展。康复治疗常用方法有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科学地使用物理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感染、消除肿胀、促进创面修复、软化瘢痕。而运动疗法是以恢复功能为目标的治疗性锻炼。骨折后康复的作用:1.促进肿胀消退;2.减少肌肉萎缩的程度;3.防止关节粘连僵硬4.促进骨折愈合5.可以提高功能障碍后期手术的效果七、骨折后的康复评定1、骨折的对位对线,骨痂形成情况,延迟愈合或未愈合,有无假关节、畸形愈合,有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骨化性肌炎;2、外观3、肢体长度及周径4、关节活动度测量5、肌力评定6、步态分析7、日常生活能力评定外观:肢体摆放的姿势有无肢体肿胀皮肤有无破损有无外固定支架及石膏有无特殊畸形表现第二章上肢骨折的康复肩关节解剖一、概述1、肩关节是人体运动范围最大而又最灵活的关节,它可做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以及环转等运动。2、肩关节牢固稳定性都较其他关节为差,是全身大关节中结构最不稳固的关节。最常见的为锁骨骨折和肩锁关节脱位、肩关节脱位。肩关节由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构成,是典型的球窝关节,关节盂小而浅。关节的前下方肌肉较少,关节囊又最松弛,所以是关节稳固性最差的薄弱点。当上肢处于外展、外旋位向后跌倒时,手掌或肘部着地,易发生肩关节的前脱位。肩胛骨的运动(一)锁骨骨折儿童常常为青枝骨折,而成年人多为斜行或粉碎性骨折,好发部位在锁骨中段最为常见,而直接外力可造成不同部位的骨折,严重的骨折或移位可造成位于锁骨下的动脉和臂丛神经损伤。(二)肩锁关节脱位二型,造成关节囊及韧带的破裂,肩锁关节呈“半脱位”状态;三型,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均断裂,肩锁关节明显分离为“真性脱位”。(三)肩关节脱位根据脱位后肱骨头的位置不同,又分为肩胛盂下脱位,喙突下脱位及锁骨下脱位。二、临床特点(一)锁骨骨折在儿童的青枝骨折发生后,上述体征不明显,一定要通过X线拍片检查,防止漏诊。注意骨折移位严重的病人,要检查其上肢血管的搏动及神经的感觉等情况,防止和并损伤的遗漏检查。(二)肩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