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32卷第3期水处理技术Vol.32No.32006年3月TECHNOLOGYOFWATERTREATMENTMar.,200643连续超滤技术在海水养殖水处理中的应用黄宝能,周倪民,于品早,樊雄(国家海洋局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浙江杭州310012)摘要:采用袋式过滤、连续超滤和紫外杀菌组合工艺对工厂化海水养殖水进行循环利用处理。该工艺能有效地去除悬浮物、COD、BOD5、细菌等有害物质,使处理后的海水达到GB11607-89《渔业养殖用水》标准。关键词:工厂化海水养殖;循环利用;连续超滤;聚醚砜中图分类号:TQ028.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770(2006)03-0043-03目前,我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居世界之首,是唯一于海水养殖水的处理,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四大的水产养殖产量超过捕捞产量的国家。工厂化海水类分离膜中,反渗透和纳滤的膜孔径在10纳米以下,养殖是海水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密度的养殖方能截留细菌、病毒、有机物等,同时对海水起脱盐作式需要投喂大量的饲料,其中相当一部分不能被鱼用,使海水中的离子含量发生变化,影响海水的化学类食用而成为污染物。鱼类的大量的排泻物也是主成分,因此不能选择反渗透和纳滤膜用于养殖海水处要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含有碳、氮、磷等有机质,使理。而超滤膜能够让海水中的离子透过的同时截留悬水体富营养化突出,大大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浮物、细菌、病毒和大分子的有机物,其操作压力低,大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使水体中的溶解氧被消耗产水流量高,其性能适合养殖海水的处理。经过筛选,殆尽,分解的产物主要成份为氨氮等有害物质,并容选择聚醚砜(PES)材料的超滤膜作为海水养殖水处易产生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对养殖鱼类造成巨大理膜元件。因为该膜的截留分子量约50000~60000,的威胁[1]。为此需要通过频繁地更换养殖水,这增加具有良好的去除浊度、细菌、病毒等性能,又能保持较了水、电、煤的消耗,增加了养殖成本。高的通量,而且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1工厂化海水养殖水的膜净化工艺能,适合进行化学清洗对膜性能进行恢复。膜元件的外径为125mm,总长度为1410mm,总膜面积为工厂化海水养殖水的污染问题成为工厂化海水12m2。该膜元件采用内压式中空纤维丝。养殖业发展的瓶颈。现有的净化处理技术包括过滤1.2工艺流程的确定技术、泡沫分离技术、生化处理技术和臭氧氧化技术为了防止较大颗粒的悬浮物进入膜元件造成严等[1-4],由于技术性能和成本的限制远不能满足工厂重堵塞,在超滤元件前设置了传统的过滤设备-袋化海水养殖发展的需要。研究开发高效、节能、低成式过滤器,直径为200mm,过滤精度为25μm,使传本的养殖废水处理新技术是解决当前养殖海水污染统的过滤技术与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发挥各自的优制约养殖业发展的需要。势,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超滤膜净化装置为该工艺1.1分离膜的选择流程的核心,通过直接去除悬浮物、细菌、病毒等污膜分离技术包括反渗透、纳滤、超滤、微滤等,其染物,间接去除氨氮和BOD5,提高溶解氧。由于采分离精度从0.1纳米到几十微米,能去除水体中的悬用臭氧处理后水体中含有的臭氧需要滞留较长时间浮物、有机物、细菌、病毒直至盐分,而且过程无相变、并需经过活性碳吸附后才能回用[5]。而紫外杀菌器常温操作,具有独特的分离性能。将膜分离技术应用通过波长为254nm的紫外线杀灭细菌、病毒等病原收稿日期:2005-02-25基金项目: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3C33045)作者简介:黄宝能(1964-),男,教授级高工,主要从事膜分离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作;联系电话:0571-88935369;E-mail:hzhuangbn@163.com。44水处理技术第32卷第3期微生物,而不增加任何化学物质,因此经过紫外杀菌和超滤产水水样,对主要水质指标进行分析,可得超的养殖海水可立即回用,节约成本。我们采取的净滤膜处理效果,结果如表2所示。化工艺为袋式过滤+连续超滤+紫外杀菌组合净化表1膜净化试验前的养殖水分析报告(mg/L)工艺。工艺流程见图1。Table1Analyticreportonbreedingwaterbeforetestofpurificationbymembrane(mg/L)6序号项目GB11607-89渔业水质标准值实测值1色、臭、味不得使鱼、虾、贝、藻类带有异色、无异臭、异味52漂浮物质水面不得出现明显油膜或浮沫无3悬浮物质人为增加的量不的超过10,而且15(超标)1324悬浮物沉淀于底部后不得对鱼、虾、贝类产生有害影响4pH值海水7~8.57.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