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岳麓版必修1.ppt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09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8.1MB 金币:6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岳麓版必修1.ppt

高中历史-第四单元-内忧外患与中华民族的奋起-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课件-岳麓版必修1.ppt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17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6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16课五四爱国运动学习目标1.了解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经过和结果,认识五四运动对中国历史的深远影响和体现的精神。2.理解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基础知识导学梳理·识记·点拨1.爆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2.高潮: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运动中心由北京转到上海。上海的“三罢”斗争把五四运动推向高潮。3.结果:取得初步胜利。(1)北京政府罢免、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2)中国代表拒绝在《》上签字。(3)释放了被捕学生。1.爱国主义精神(1)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2)体现出强烈的精神和牺牲精神。(3)是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发展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2.民主和科学精神:五四运动是一场广泛传播民主和科学的,体现了民主和科学精神。3.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体现了追求真理、勇于解放的精神。4.爱国救亡、民主科学、构成了五四新文化运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1.结构图示2.识记方法(1)用规律记忆法识记背景①国际:日美侵略;十月革命的鼓舞;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直接原因)。②国内: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经济基础);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和罢工斗争频繁(阶级基础);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政治基础);新文化运动推动(思想基础)。(2)用阶级法巧记过程五四运动前期(5月4日~6月初)与后期(6月初~7月)的不同:①中心:前期在北京,后期在上海。②主力:前期是青年学生,后期是工人阶级。③方式:前期罢课,后期“三罢”。(3)用数字归纳法巧记意义一转(转折点)二反(帝、封)三精神(爱国主义,民主与科学,追求真理、解放思想)。重点难点探究理解·深化·探究2.五四运动的性质材料五四运动时期的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誓死力争,还我青岛!”“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问题根据材料,指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什么。3.五四运动的群众基础材料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捕之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1919年6月12日《上海学联告同胞书》问题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史论总结主题二五四运动的意义2.五四运动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材料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和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就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杜威《中国人的国家情感》问题材料所说的“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具体指的是什么?史论总结1解析爱国精神主要通过维护国家主权、惩处卖国贼等体现,与材料信息无关,故A项错误;从题干“保障市民集会、言论自由”等信息,可以看出其民主精神,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提及的是争取民主权利,没有涉及联合、团结的问题,故C项错误;科学精神主要体现为反对愚昧和迷信,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答案B解析五四运动广泛发动群众,所以能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故B项正确。答案B6.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五四运动……成为每个中国人自我认同、民族意识崛起的契机。五四运动后不久,梁启超也改变了自己过去的看法,将“中华民族”的概念扩大为所有民族的共同体。——摘编自《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1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