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pptx
上传人:骑着****猪猪 上传时间:2024-09-15 格式:PPTX 页数:36 大小:3.3MB 金币:2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pptx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pptx

预览

免费试读已结束,剩余 26 页请下载文档后查看

2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对社会主义在认识上没有“搞清楚”的根源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中国社会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在经济、教育等领域的体制安排和政策选择上,基本效仿了苏联模式,但苏联模式未必适合中国。毛泽东认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并不都是成功的,即使在苏联是成功的经验,也并不都适合中国的情况。基于这样的认识,毛泽东于是1955年底在党内首先提出了如何以苏联经验为借鉴,探索适合符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道路的重大问题。从1956年4月到1966年4月,是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毛泽东认为它对我们最重要的教益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道路。他明确指出,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找到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1956年4月,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毛泽东作了《论十大关系》的重要讲话,围绕把国内外一起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深刻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①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②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④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⑤中央和地方的关系⑥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⑦党和非党的关系⑧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⑨是非关系⑩中国和外国的关系鉴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强调要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国家工业化。大会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明确指出: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目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1956年9月15日至27日,中共八大在北京召开。大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图为大会主席台。1957年2月,毛泽东作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还没有完全建成,还不完全巩固的思想;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和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的学说。年份1959年试制成功的中国第一台大型快速通用数字计算机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57年下半年以后,国际国内也出现了一些复杂的情况,党在指导思想上发生了“左”的偏差,以致后来又发展成为“文化大革命”的严重错误。/在“大沙地”建的“炼钢土高炉”群//公共食堂/1957年反右派的扩大化,1958年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1959年的反右倾,是“左”倾错误的大发展,再加上当时的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撕毁合同,中国的国民经济在1959年到1961年发生了严重困难,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全面失调。1961年1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制定了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政策,党和政府认真地纠正工作中的“左”倾错误,为调整国民经济采取了一系列果断措施,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出现好转的趋势,到1965年,国民经济的全面调整时期结束,社会主义建设又重新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党在这十年中虽然发生过严重失误,遭受过严重挫折,但也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这是这一时期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导方面。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更多的有待于继续探索。党过去长期处于阶级斗争的环境中,对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科学研究。毛泽东提出二、党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曲折发展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曲折和失误,既有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主观方面的原因,但不论是正面的经验,还是负面的教训,只要科学地加以总结,都是宝贵的财富。正是这些经验教训,为后来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创造了前提和条件,这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基础。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就是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宝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放映完毕,谢谢大家观看!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