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doc
上传人:王子****青蛙 上传时间:2024-09-1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4KB 金币:10 举报 版权申诉
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微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doc

微观经济学的名词解释.doc

预览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10 金币

下载此文档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二章1、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得价格水平下,人们愿意并且能够购买得商品得数量。2、需求法则:在其她因素不变得情况下,商品得需求量与价格成反向变动。3、需求量得变动: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由于商品自身价格及变化引起得该商品需求数量得变化。4、需求得变动:在商品自身价格不变得情况下,由于其她因素得变化从而引起得该商品需求量得变化。5、供给:生产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愿意并且能够供应得商品得数量.6、供给法则:在其她条件不变得情况下,商品得供给量与价格之间成同向变动7、供给及供给量得变动同需求与需求量得变动一样。8、均衡价格:商品得供给量及需求量相等得市场价格。9、均衡数量:商品得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就是商品得数量。10、需求价格弹性:商品得需求量变化对商品价格变化得反应程度。11、需求价格点弹性:需求曲线上一个点上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12、需求价格弧弹性:商品曲线上亮点之间需求量得变动对于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13、需求收入弹性:在一定时间内,某种商品得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得反应程度。14、需求交叉弹性:在一定时间内,某种商品得需求量对它得相关商品价格变动得反应程度。注:考点:若两种商品为替代关系,则需求交叉弹性系数大于零;若为互补,则小于零;若无关,则等于零。(P44)第三章1、效用: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所感受到得满足程度。2、基数效用论:以效用可以度量以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为前提,分析既定约束条件下消费者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问题。3、序数效用论:以效用无法度量与理性偏好为前提,利用无差异曲线与消费预算线研究预算约束下得效用最大化问题。4、总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商品所得到得满足程度得总与。5、边际效用: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增加一单位商品得消费时所得到得总效用得增加量。6、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在一定时间内,在其它商品得消费数量不变得情况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得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一单位中所得得边际效用就是递减得。7、消费者均衡:在收入与各种商品价格既定得条件下,效用最大得过程.8、消费者剩余:在消费者愿意支付得最高得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产生得差额。9、无差异曲线:表示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相同得效用水平或满足程度得两种商品所有组合得曲线.10、预算线: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得条件下,消费者得全部收入所能购买到得两种商品得各种最大数量得组合.11、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得情况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X商品得消费数量时所愿意放弃得Y商品得消费数量.12、边际替代递减规律:在维持效用不变得情况下,随着一种商品得消费数量得连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得这种商品所愿意放弃另一种商品数量就是递减得。13、价格-—消费曲线:在其它条件不变得情况下,一种商品价格得变化会使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得均衡点发生移动,由此得到得曲线。14、收入——消费曲线:在其它条件不变得情况下,在消费者收入水平发生变化时,会改变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得均衡量得位置。15、劣质品:商品得消费量与消费者得收入呈反向变动关系得商品。16、吉芬商品:在其它因素不变得情况下,某种商品得价格上升,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反而增加得商品.17、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得情况下,由于价格变动引起得购买商品组合得变化,当这些不同得商品组合对消费者而言总效用相同情况下商品需求量得变化。18、收入效应:在名义收入不变得情况下,由于商品价格变化导致实际收入变化引起消费者购买商品组合得变化,从而引起效用水平变化时商品需求量得变化。第四章1、生产函数:在企业生产水平一定得情况下,生产因素得数量与组合与所能生产出来得最大产量之间依存关系得函数。2、短期:厂商为了达到一定得产量不能对所有生产要素进行调整得时期。3、长期:厂商为了达到一定得产量可以对所有生产要素进行调整得时期.4、总产量(TP):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得情况下,不变得生产要素与可变得生产要素相结合所所生产得全部产量。5、平均产量(AP):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得情况下,平均每单位可变因素所生产得产量。6、边际产量(MP):在生产技术水平一定得情况下,每增加一单位可变生产因素所增加得总产量。7、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生产水平不变得情况下,当把一种可变生产因素连续等量得投入到一种会几种不变到得生产因素中时,最初这种可变因素得增加会使边际产量增量,但当它达到一定得限度时,这种可变因素得投入会使边际产量递减,最终还会使产量绝对减少。8、等产量线:在生产技术水平不变得情况下,两种生产要素不同数量组合能够生产相同产量得一条曲线.9、边际技术替代率(MarginalRateofTechnicalSubstitution,MRTS):在保